对中西部地区而言,营改增助力其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也在显现。以宁夏为例,营改增后宁夏服务业发展活力增强,成为宁夏经济的重要支柱,2017年上半年宁夏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7.24亿元,增长9.3%。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宁夏第三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41.6%提高到2016年的45.6%,国税部门第三产业税收占比由29.19%提高到33.7%。
同时,营改增降低了科技研发、科技服务企业税负,有利于增加投入、提高效益,增强科技研发和服务企业发展动力,促进了新兴业态发展,中卫西部云基地、银川大数据中心等大数据产业快速崛起,成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营改增还激活了生活服务业的“双创”热情。一年来,贵州省生活服务业纳税人由15.89万户增长到22.05万户(7月数),增长了30.08%。行业实现整体减税8.70亿元,占四大行业减税总额的38%,其中服务业小规模纳税人累计减税1.11亿元,减税面达100%,成为税制改革最广泛的受益群体。
对于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的地方来说,营改增对其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更为显著。
浙江的新华三集团策划部总监万宁娜对记者表示,全面营改增后,行业抵扣链条被打通,企业只需专注于核心生产力的提升,一些诸如宣传、品牌推广等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如今,新华三集团100多亿元的体量内,生产几乎都是外包,目前已经拥有4000家合作伙伴,带动了区域内、行业内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在《上海营改增5年试点成效分析报告》中指出:“营改增有利于新兴业态发展。在服务业营改增试点中,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先进技术服务业从此次税改获益较大。营改增降低了科技研发、科技服务企业税负,有利于增加投入、提高效益,增强科技研发和服务企业发展动力,形成对创新供给的激励。”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营改增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营改增试点发挥出降低企业税负、培育经济新动能等重要作用,基本实现预期改革目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营改增是系统性、整体性的改革,这项改革产生的效应还在不断显现,不能仅以减税多少来评判改革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表示,现行处于过渡期的增值税仍存在诸多有待破解的难点和需要克服的制度缺陷,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税制、体制、法制等制度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