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夸夸群群主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其以50元的价格接手了夸夸群,目前尚未回本。该群主似乎也并非意在通过运营夸夸群赚到“大钱”,而是只想“赚个吃饭钱”。
非营利性夸夸群的小算盘
并非所有的夸夸群都意在盈利。另一位建立了夸夸群的群主告诉记者,此举并非意在盈利,而是因为“觉得好玩”建立的内部社群。某夸夸群群主亦对记者表示,她组建夸夸群意在通过这种方式集合行业中的人脉,期望在未来探讨一些合作机会。
该群主告诉记者:“我们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在夸夸群中直接做项目讨论,但可以简单粗暴的直接把这个项目分享到群里,说我做了一个项目,不管项目好坏,请你们都夸我。”该群主同时坦言,通过夸夸群中的交流固然只是一个浅层次的交往,但参与者仍然能通过这样的平台进行一个简单的展示,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在众多夸夸群中,高校内部的夸夸群亦较为活跃。某高校夸夸群成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夸夸群通过一种比较“好玩”的方式将大家聚到一起,群里有很多前辈,有利于建立校友人脉。
谁是夸夸群的幕后推手?
寻求认同,感到孤独和焦虑似乎是催生夸夸群市场的重要因素。
在夸夸群主看来,感到孤独和好奇并且有钱的人可能更倾向于消费夸夸群的服务。在夸夸群中,90后是主要参与者,亦有部分70后以及60后在群中较为活跃。“80后更要忙于生计,并非夸夸群的活跃用户,而00后还在上学,身边有很多朋友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寻求认同。”该群主如是说。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并不认为夸夸群仅靠个人力量即可形成潮流。在李易看来,夸夸群兴起的背后离不开豆瓣、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