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事件:2018年,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网站、酒店、快递公司等都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2018年6月13日,视频网站AcFun对外宣称900万条用户数据外泄;6月16日,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195万条用户求职简历泄露; 6月19日,圆通快递10亿条快递数据被售卖;7月18日,顺丰快递3亿用户数据被兜售; 8月28日,5亿条华住旗下酒店客户开房数据被出售;9月10日,万豪集团5亿名客人的信息被泄露。出售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条公开的黑色产业链,本应该被保护的个人信息,却成了公开兜售的商品,公众在互联网世界里形同“裸奔”。
评点:2018年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数据安全法》被列入第一类项目,有望使个人信息保护早日进入法制化轨道。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和法律意义都在提升。面对利益的冲击,更需要筑牢法律的防火墙。让企业高度重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职能部门加强对市场、行业的监督管理,司法机关严厉惩处违法行为,为公民隐私穿上“保护衣”。
本次评选所涉及的事件和案例,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侦办起诉大量的消费侵权案件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案件中梳理评选出来的,入选的案例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它们都具有典型性,例如: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等,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反映出不法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手法的隐蔽性,更折射出市场监管上存在的漏洞。
其次,这些案例具有相当的危害性。例如: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农村里的山寨货等。他们在消费领域造成的危害范围广、影响大,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苹果公司罕见下调季度营收预期引发广泛关注。iPhone在大中华区的销售低迷成为苹果下调营收预期的主要原因。路透社今天刊文,分析了为何中国用户不愿购买新iPhon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