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青岛啤酒上下两难:痛失市场份额 品牌溢价力不足

2017-12-05 14:00:29    中国网财经综合  参与评论()人

 来源:财经杂志

在行业下滑大背景下,中国啤酒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在前三大巨头中,青岛啤酒市场份额差距与华润啤酒拉大,品牌溢价力又不及百威英博,陷入上下两难

中国啤酒市场是巨头间的游戏。

根据欧睿国际统计,2016年中国啤酒行业前五名的市场份额之和是73.3 %,前三名分别是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

2014年,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下行通道。随后两年,青岛啤酒市场份额下降0.8 %,而华润啤酒、百威英博却各自逆势增长2.0%、1.9%。

市场份额的下降的同时,2015年-2016年,青岛啤酒的营收分别同比下降4.87 %、5.53 %,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3.92 %、39.09 %。

2017年上半年,青岛啤酒销量增长2%,华润啤酒、百威英博分别增长2.9%、2.7%;青岛啤酒营收增长2.15%,华润啤酒、百威英博分别增长3.7%、9.1%。

欧睿国际预计,未来中国啤酒市场将继续以每年2%的速度收缩,2021年的销量要比2009年减少近16亿升。虽然对于这一预测啤酒业界人士存在争议, 但总体上,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分化, 啤酒消费的未来的确不乐观。

若行业红利消失,市场会考验企业的内生增长力。对于啤酒企业来说,盈利途径不外乎提高市场份额和提升产品结构。然而,青岛啤酒前者不如华润啤酒,后者又不及百威英博。

难以追回的差距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600600.SH/00168.HK,下称“青岛啤酒”)一度是中国最大的啤酒企业。2006年被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00291.HK,下称“华润啤酒”)超越后,双方的市场规模差距越拉越大。

过去20年,中国啤酒经历了从供不应求到市场饱和的高速发展。在这个攻城略地的过程中,拼的是“量”而非“质”。

啤酒的生产原料和工艺并不复杂,水、麦芽、啤酒花是基础原料,麦芽制造、糖化、发酵、灌装是主要步骤。在消费升级趋势出现前,中国啤酒企业生产的几乎都是源自美国的工业啤酒。所谓工业啤酒,就是为了最低成本、最大化生产,在基础原料中加入廉价谷物(如大米)以及糖浆等添加剂生产而成的啤酒。

1234...全文 6 下一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