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美联储下周大概率加息,央行会跟随上调逆回购利率并降准吗?

2018-06-05 09:26:16      参与评论()人

从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启动以来,中国央行在调整公开市场利率方面,多数选择了跟随。

2016年12月、去年3月和12月美联储加息后,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包括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都出现了上调。不过去年6月美联储再度加息,央行并未跟随上调公开市场利率。

“降准置换麻辣粉”呼声再起

不仅是上调公开市场利率,随着6月MLF到期量增加,市场对央行继4月后再度祭出降准置换MLF的声音也渐起。

中信证券认为,银行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公开市场操作的短期性供给难以满足长期性需求,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能够较好地满足长期的需求,两种工具相结合,成为央行调节货币资金市场的有效手段。

数据显示,4月份降准的具体操作是置换MLF到期量,6月到期MLF量为4980亿元,高于4月份MLF到期量。

“从这个流动性缺口上看,依然存在着降准空间。”中信证券认为。

瑞银证券给出的降准窗口期则是6月底或7月初,具体微调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步伐将主要取决于经济数据的变化。

“如果外部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内需求大幅滑坡,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微调宏观政策,包括提振居民消费、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甚至小幅松动准财政支出的收紧政策,今年年内央行可能降准达200个基点。鉴于三季度将有1万亿左右的MLF面临到期、且季末流动性可能偏紧,央行有可能在6月底或7月初降准。”该机构认为。

不过,央行最新扩大MLF担保品的动作,让市场对货币政策的走向产生了分歧。

“政策部门可能已经意识到,不解决小微企业信用问题,仅仅依靠定向降准、置换式降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也就是说,央行近期继续采取置换式降准的可能性较低。”中信建投在研报中称,扩大担保品范围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金融机构信用扩张热情,但在资管新规等一系列监管要求之下,传统房地产、基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派生机制受到极大约束,所以上述措施可能也是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的一种探索,并没有改变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政策基调。

“从政策本身看,扩大MLF质押品范围和降准的目标并不冲突,但年内降准的时点还是要看数据情况,央行可能不会在6月就行动,两三个时间降准两次可能会让市场有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一位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