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如何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全国政协委员这么说

2018-05-16 09:17:42      参与评论()人

厘清监管部门职能、“国家队”基金职能与调控行为的边界,杜绝因胡乱作为而扰乱市场;国家级救市行为作为权宜之计,危机过去之后应及早退出,避免误导市场其他参与者;运用大数据追查内幕操纵行为,依法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犯罪成本。

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流程,严格依法执行退市制度,公正公平地加快相关公司的退市速度,去除“僵尸公司”,有进有出,逐步把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维持在合理的动态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几个“防风险”值得注意的问题

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各级政府将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当前重要任务,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和系统防控工作,但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错误做法,值得高度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管控金融风险的市场表现,不重视控制金融风险的源头。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当地的房价稳不稳、市场利率高不高、政府债务率高不高、是否存在互联网金融机构跑路情况以及银行坏账率是否下降等问题,认为只要这些方面稳定住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基本上就控制住了,但是对于什么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源认识不到位,基本上围绕着当前金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不正常现象采取措施,没有做到彻底根治、刮骨疗伤。

重视金融市场的风险,不重视实体经济领域的风险源。许多地方政府简单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是金融市场问题,防控工作也主要由金融监管部门来承担,不太重视实体经济领域内蕴藏的金融风险源。

重视对金融风险的静态测算,不重视金融风险的动态演变;重视单领域金融风险,不重视金融风险的传导性。由于各种短期静态测算和情景模拟都存在明显缺陷,无法预测金融市场出现异常变化对社会预期的巨大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防风险要立足长效机制

当前,地方债务面对的既有短期问题,需要救火补窟窿,更重要的是长期问题,在治标的同时还要治本,按照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这一领域的长效制度建设。为此,建议: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