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万科系印力的500天

2018-04-11 09:11:0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凯德、印力,一出一进,代表的是资本对资产优化和加速成长的不同策略。付凯称,一旦印力能把三四线城市的商业项目改造成功,带来的将是示范性意义。

尽管如此,付凯还是对三四线城市项目保持谨慎,“除非又有一个资产包中包含三四线城市项目,否则不会特意收购单个项目。”

“现在每天都有人找印力求收购,可挑的项目不少。我们考虑搭建两个基金,一个是收购境内资产,另一个投向新零售。” 至于考虑收购的顺序,首先是行业标杆潜质项目;其次是能与万科地产业务产生协同性的项目;最后才是财务指标很好看的项目。

付凯反问记者,认为业内哪些商业地产项目是标杆。他得到的回答主要是芳草地、K11、太古汇、万象城等。付凯说:“我也希望以后大家被问起的时候能提起印力的项目,这是我们的目标之一。”

印力发展的另一个目标是“领先领跑”。万科管理层包括郁亮、执行副总裁及首席运营官张旭提起商业地产平台发展的目标都是“数一数二”,如今看来目标已变。

付凯称,“郁亮现在已经不纠结老大了,我们也不在意了。现在不主要考虑规模,目标是做到服务客户的数量(以人次算)数一数二。另外,万科对印力的要求是NOI(营运净收入)整体年增长10%。”

根据万科年报,截至2017年底,万科管理商业项目共计172个,总建面超过1000万平方米。经印力确认,其中印力在全国持有或管理的商业项目数量为126家,管理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其余的项目或归结在万科此前设立的基金名下。

印力的营收、利润并没有算入万科年报中的资产负债表,经营数据不可寻,与同行间的对比失去了基础。

据付凯透露的大概数据,是2017年收入30亿元左右。这个数据低于华润置地等商业地产规模不如印力的公司。收入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来自商场定位的差别,印力的商业项目定位并非走高端化路线。

然而付凯说,不能用财务视角来看万科和印力。“我们做的很多东西,不是一开始就能看清楚的。我们在尝试不同的路径,有很大的试错空间,只要没把自己玩死就行。”

这样的说法很“万科”了。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