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港交所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境内生物科技公司向往“港漂”(2)

2018-02-27 09:29:3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虽然取消了盈利要求,但是港交所对来申请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有一些其他的门槛,包括至少有一只核心产品通过概念开发流程,企业市值至少15亿港元,且IPO募集资金主要是推动核心产品面世等等。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目前,新三板股票简称含“生物”的企业有200多家,有交易的33家,其中9家尚未盈利。尽管三板做市指数自2015年中以来整体持续下跌,但是仍有10家生物科技企业市值超过5亿元,5家超过15亿元。

港交所去年12月曾表示,选取生物科技公司作为拓宽初创公司市场准入的第一步,原因是生物科技公司的业务受到严格规管,研发过程有层层审批,所以即使没有收入,仍然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估值的参考框架。

尚普咨询分析该报告指出,国外领先生物医药企业从研发到实现盈利平均需要花费十年时间,整个创新研发投入高、风险大、前期盈利模式较为模糊、回报周期也相对较长,使得众多具有良好前景的生物医药企业因资金匮乏,在这场持久战中败下阵来。

“(港交所)新规的实施,一方面使得生物企业尚未进入上市准备之前,即可以更有效的吸引更多投资者。同时也拓宽了投资机构的退出通道,缓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生物医药企业还可以利用香港金融中心的便利,在二级市场实现进一步的融资,提升国际知名度。”报告指出。

目前港股医药板块处于历史平均水平,对应2017年市盈率只有21倍,不过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估值体系变化,各市场医药股估值有所提升,港股医药龙头股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今年以来市盈率从22倍涨到了33倍。

分流优质新三板企业

生物科技公司只是第一步。李小加在上周五的记者会上表示,未来可能会延伸到其他行业的创新公司,制度设计的关键是要看看现在为什么没有收入。

早前还有报道称,估值最高达1100亿美元(约8580亿港元)的国内手机制造商小米,力争成为首家香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权公司。

港交所此番改革与阿里巴巴2014年最终选择在美国上市有关。当时香港证券监管制度还不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由于感到竞争力削弱,港交所痛定思痛,才推出改革措施“吸引更多创新型公司来港上市”,“提升香港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