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彭文生:比特币的货币本质之辩(4)

2018-01-30 16:00:2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指望用商品(代用)货币替代信用货币是不现实的。降低金融的顺周期性,可行的做法是规范信贷行为。规范金融的综合经营需要把金融的公用事业部分(基础性金融服务)和风险投资部分区隔开来,不能相互渗透,而应该存款归存款,投资归投资,打破刚性兑付。

央行数字货币

比特币不能成为货币,并不是说其技术基础区块链和更广义的金融科技没有价值。一个例子是不少央行在探索发行数字货币。取决于具体设计,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能有显著的宏观含义。如果仅仅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影响有限,如果带来与银行信用货币的竞争,可能改造现有的货币体系,而这种改造是好的。这是因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本质上讲是财政投放货币的行为,有两个含义值得探讨。

一是可以降低广义货币增长对银行信贷的依赖,从而降低金融的顺周期性,二是如何利用好这个铸币税资源。现在我们的M2大概160万亿,假设每年增长10%,即16万亿,假设其中1/5是央行数字货币发放的,就是3万多亿人民币,按照现在13亿人口来算,每人每年可以发2000元人民币。如果用这个资源减税,比如降低基本生活用品的增值税,可以对低收入阶层有较大的帮助。从货币金字塔来看,就是增加顶部的本位币发行,降低银行信贷对货币扩张的贡献,重复一开始讲的,这两种货币投放方式有截然不同的宏观含义,两个极端都不好,现在的问题太过依赖银行信贷了。

总体来讲,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比特币很难成为货币,各国政府不可能让它成为经济活动和交易的记账单位,而这是货币的根本属性,比特币也很难改变现代经济环境下的信贷生态。降低金融的顺周期性,可行的途径是对现有的货币金字塔进行改造,规范金融,而不是重起炉灶。(彭文生系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