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揭秘平安银行不良贷款“垃圾发电”:从问题资产持有者转型服务商

2018-01-30 09:18:5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从不良资产持有者,转向经营商、服务商,巨大的不良资产市场空间,正在吸引着商业银行,将昔日的“包袱”转化为新的业务机会。

“今后,平安银行还想做服务商。”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综合管理部总经理龙健称,除了平安银行自身的问题资产处理,还要让对外不良资产经营、服务成为该行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金融业内普遍估计,目前国内问题资产达到数十万亿元规模。龙建称,平安银行未来将对外整合经营商、投资商、处理平台等资源,向外输出经验,成为不良资产服务商。

不良资产“垃圾发电”

从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转变为特殊资产经营,在平安银行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变。2016年底,平安银行成立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形成了400多人、50多个团队分布于全国的架构,变不良贷款处置为特殊资产经营,搭建特殊资产经营平台,通过撮合交易、引入并购等方式,以投行化的思维处理问题资产。2017年,在团队人员大幅精简的情况下,2017年收回的不良贷款达到上年的2.1倍。

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成都分部总经理何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17年,成都分部人员虽然减少三分之一,但全年清收的对公、小企业不良贷款,共计达到18亿元左右,其中包括处置难度极大的小企业、个人贷款2亿元左右。

2016年12月,平安银行总行启动组织架构调整,增设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该行行长助理姚贵平提出,问题资产“多做撮合、多做盘活、多利用平台,少做协议抵债、少做协议抵债返售、少做好坏搭配出售”的思想。

在此背景下,平安银行不良资产处理进展迅速。何文称,2016年,成都区域共计收回问题资产7亿元左右,但除掉转债部分,现金清收规模只有1.4亿元。按收回的现金规模计算,该分部去年处置效率提升了10多倍,人均清收金额提高了8倍左右。

“不良贷款以前被银行称为垃圾,特殊资产的思路,就是变不良为价值资产来做。平安银行现在的做法,被同业称为‘垃圾发电’。”龙健说,2017年,该行特殊资产回收是上年的2.1倍,人均产能是上年的近3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