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独家特写 | 年轻的他们如何揪出翻江倒海的资本大鳄?(4)

2018-01-29 09:18:0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当天晚上,检查组决定约谈子公司总经理和出纳。为了不让公司起疑心,还同时约了其他4个无关紧要的人员。但结果公司答复,出纳的姐姐生孩子了,来不了,其他5人都可以准时抵达。“根据我们进场时拿到的员工花名册信息,这位出纳已经快50岁了,她的姐姐居然还在生孩子。”汤雨晴回忆道,这进一步加剧了检查组对这位出纳的怀疑。

检查组一再坚持,最终在第二天上午见到了出纳本人。经过一整个上午的约谈后,出纳的心理防线被攻破,交代了违规事实。之前发现的有资金往来的新增大客户,其实也是受拟上市公司实际控制;进而敲定的是,这家拟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未披露、资金管控缺失、财务核算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在常规工作中找出违法违规线索,甚至牵出大案要案,这对王潇漩来说,也是颇为常见的。

王潇漩在2014年进入证监系统工作,目前在交易所负责上市公司监管,主要工作就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日常监管和配套规则制度完善。“这项工作听起来挺高大上,但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真做起来就深感千头万绪、压力重重。”王潇漩说。

信息披露的监管,是当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同样是证券违法案件的多发地。根据上述证监会公告,2017年启动违规披露案件立案调查64件,较去年增长33%;其中,财务造假案件占比40%、重大事项不披露占比26%,是最主要的信披违规类型。

并且,与之前相比,造假环节不断延伸,涉及IPO、再融资、并购重组、持续披露等多个领域;造假手法不断翻新;甚至还出现了信息披露异化为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工具的恶性行为。

王潇漩所监管的一家公司,近两年频繁以高溢价收购了多家企业。在审查某一年年报时,他发现,上市公司收购的11家子公司近几年业绩承诺基本都是“精准达标”,累积实现净利润均超出累积承诺净利润几万元或几十万元。带着警觉,他开始反复问询公司,要求后者提供销售合同、资金流水等更为详细的资料。

公司也颇为配合,提供了近千张的材料。但有趣的是,这些资料都是PDF格式的文件,既不适宜检索,也不方便查阅。“公司可能以为,监管员要负责那么多家公司,没时间看完所有的材料吧。上班时间的确不够,但我下班后还有时间。”王潇漩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