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住宅用地供应多元化,房企重新调整拿地策略(2)

2018-01-17 09:14:3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告诉第一财经,“现在房企的商品房开发都是政府统一供地,但是现在这种方式遇到问题,因为政府出让的土地逐渐递减,无地可供。除非做城市更新,但是拆迁的成本高昂,而且效率低下。”

欧阳捷认为,“显然,政府正在想办法,通过集体用地增加土地供应,但权属不变,无需打破土地财政和政府垄断。其实就是多主体供给的概念,作为商品房市场以外的一种补充。”

房企重新审视政策导向

目前,仍无法从官方途径量化这些有望被激活入市的集体用地资源,但以深圳一则数据为例,可以估算这部分资源可能带给市场的影响。

深圳链家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末,深圳全市有5.59亿平方米、1041万套各种类型的租房,其中村民自建房(农民房)有497万套,占比48%,其次是工业区配套宿舍、商品住房、单位及个人自建房,最后才是公寓产品。

深圳这497万套村民自建房正是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将被探索、研究的对象。

美联物业深圳及惠州区董事总经理江少杰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政府在住房租赁领域出台了许多政策,也给市场带来了很多改变。包括自持用地的出现,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开发商和小业主出台的政策等方面,其实都是政府作出的引导方向。相信2018年,这种引导会更加清晰。”

江少杰认为,这次国家层面提出的探索也是对租赁住房市场作出的引导之一。调整政策看上去严厉,但目的也是把房价稳住,在长效机制出台之前,用行政手段买时间。

欧阳捷判断,一旦这些存量土地资源入市,租赁住房市场的规模会扩大,因为市场的供给有所增加。“对房价会有影响,至少分流了购房人群,不过与房价相比,对商品房成交量的影响更大。”

上述深圳中型上市房企人士坦言,“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政策的市场导向。我们会重新评估该政策对部分城市房价的影响,审慎看待这些城市的市场前景。”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调整企业的拿地方式,与非房企合作开发或通过收并购非房企,有望成为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拿地方式,甚至这有可能是未来房企在部分城市拿地的主流方式。”该人士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