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住宅用地供应多元化,房企重新调整拿地策略

2018-01-17 09:14:3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国家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研究把非房企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消息,震动了整个房地产业。

这被形容为一场行业巨变,甚至是土地供应制度的革命。试想一下,如果非房企所取得的土地也能用作住宅开发建设租赁住房,那么市场上各种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持有的大量存量土地会被激活,流向住宅市场。

届时,楼市格局将得到真正的改变,购买商品住宅不再是解决居住问题的主流途径,政府提供的保障房、规模化市场化运营的租赁住房将悉数登场。

这正符合中央提出的愿景,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大量存量土地资源有望入市

1月15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对农房和商品房提出了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此外,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这不啻为一则爆炸性消息。当房企们还在为土地储备——建屋卖房的口粮疲于奔命之际,政府突然宣布正在研究让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用地入市的方法,这意味着过去房企无法利用的、大量的土地资源有望入市。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这是中国供地制度的变革,有望打破同地不同权的格局。

目前,非房企手中的土地通常不能作为住宅开发,房地产企业通过股权收购或联合开发方式与非房企进行合作,但通常也只能开发配套用房或者商务产品,很难打破土地属性的天花板,如果申请土地属性的变更,往往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

2017年,深圳某中型上市房企在深圳这种土地稀缺的城市主要进行股权收购获取土地。面对这一政策信号,该房企有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如果非房企所拿的地也能用做住宅开发,集体经营用地可以建设租赁房和转让,这意味着市场上各种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手里持有的大量存量土地会被激活,流向住宅市场,而这个数量是非常惊人的,要远远大于政府手里的土地数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