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长城葡萄酒的李氏新政(2)

2018-01-05 09:21:5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这一调整对于长城葡萄酒来说无疑是解决了一项顽疾。

深圳市智德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惠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葡萄酒辉煌时期,长城葡萄酒的营销模式主要是大客户制,大经销商虽然产生了很大的销量,但也带来了产品体系混乱的问题,当时每一个大客户都有自己的一套产品体系。在当时以渠道为王的背景下,长城葡萄酒有了很多的分产品,主打不同的概念在不同的渠道去销售,造成了长城产品多、杂的现状,反而分散了对长城品牌的注意力。

突围重回一线市场

大调整的背后,长城葡萄酒也急于摆脱持续亏损困境。

作为国产葡萄酒龙头企业之一,中粮长城葡萄酒近年来市场表现持续低迷,中国食品2017年半年报显示,其酒类业务收入为13.81亿港元,同比增长12%,但这一增量主要来自进口酒业务,长城葡萄酒同期销售收入下降8%,而这之前,公开数据显示,虽然从2015年,中国食品的酒类业务恢复增长,但国产葡萄酒业务在2015年和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连续亏损2.4亿、2.1亿和4.1亿港元。

在某种程度上,李士祎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长城葡萄酒的亏损并不简单。从外部环境上,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之后,对商务消费为主的高端国产葡萄酒打压明显。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食品酒类业务的销量及收入下滑了48%和52.5%,主要就是由于高毛利高单价产品销售下滑所致。

另一方面,原本长城为代表国产葡萄酒在低端产品上占据优势和进口葡萄酒错位竞争,但2012年之后,随着消费模式从政商转向日常消费,大量的低价进口葡萄酒涌入市场,并呈现量升价跌的趋势,而进口葡萄酒利用其成本优势带来的性价比,迅速抢占了新的增量市场,对国产葡萄酒形成挤出。2017年上半年,长城的低档产品销售降幅超过22%,这也是导致长城葡萄酒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法国百特酒业集团董事长李昌银称,低端葡萄酒消费趋势正在从国产转向进口,因为在性价比上,进口葡萄酒具有先天优势,毕竟葡萄酒在国外属于农业产品,每一个环节都有政府补贴支持,成本很低,而在国内葡萄酒是工业行业,不但没有补贴还要面临税收的压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