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造车新势力与BAT的“三国杀”(3)

2018-01-02 10:20:1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完全是基于场景,让服务找你。这已经不是本地机器所能完成,是由云端的大量计算去完成,而且是跟用户在互联网生态里的个人标签关联。”施雪松说。与百度执着于技术、希望占取未来技术的制高点不同,阿里在产业链上的布局一切都是从自身的资源出发,关注的是汽车与现有产业链资源的牵手和连接。结合语音技术、人脸识别等提升用户驾乘体验,同时加载丰富的第三方服务,比如阿里系的支付、娱乐、地图、生活等服务,同时,将阿里的线上流量和汽车产业链上的线下资源联系在一起。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未来汽车80%与交通无关也出于这个思路。

AliOS是目前阿里在大力推荐的系统,但这只是一个介质,更重要的是,能不能用这套系统来进行云端运算,产生的数据能不能流动,能不能通过这些数据,为车主提供场景式的服务?阿里之所以能做到,关键在于背后的资源和基于人的长期有效的数据积淀。

与上汽合作只是一个开端,用施雪松的话来说,荣威RX5是上汽和阿里打造的一个样本,有了这个成功的样本,再谈开放,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进来。可以看到的是,在上汽之后,神龙、福特都和阿里展开了深度的合作。

腾讯:倾心资本运作,避让风险

相较于雄心勃勃打造无人车的百度,以及与上汽合作的阿里巴巴,腾讯这家互联网巨头似乎更倾向于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加入新能源造车这一产业浪潮。

2015年3月,腾讯与富士康、和谐汽车在郑州签署了《关于“互联网+智慧互联网电动汽车”的战略框架协议》,宣布三方将按照3:3∶4的比例共同投资10亿元,打造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但没过多久,腾讯就低调地退出了这一联盟。有分析人士认为,腾讯退出的一大关键原因在于,造车是一项对资金需求量极大、回报周期非常长,并且还极有可能失败的尝试,腾讯显然是不愿意冒此风险。

这也与其一贯的投资风格有关。有数据统计,2016年腾讯投资75个项目,阿里投资37个项目;2017年腾讯投资113个项目,阿里投资45个项目,从数量上来看腾讯绝对碾压阿里。而从轮次上来看,2017年腾讯侧重C轮及以前项目占56%;阿里E轮以后投资占59%。相比于阿里,腾讯希望通过流量和资本优势快速扶持现有优势企业,借以实现企业快速成长、上市及实现资本成长,获得资金回流和良性循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