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难产”新国标明年出台,食用调和油告别“讲故事”时代

2017-12-27 17:39:3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酝酿十三年之久的食用调和油新国标终有结果。

第一财经记者昨天从参与调和油标准制定的专家处获悉,食用调和油新国标已经获得标准委员会通过,预计明年就将正式推出。此前国内食用调和油市场由于国标缺失,部分厂方利用成分不透明的特点,添加很少比例的高价值油品就敢号称高价值调和油,而被行业人士炮轰为“里面都是故事”。

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昨天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将出台的新国标并非是单独针对调和油的,而是将原有的原油、食用油、调和油和煎炸废弃的四个标准合成一个标准,在去年10月份厦门举行的标准管理委员会的会议上已经获得通过,这是食用油领域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性标准。由于这一次标准牵扯到的部门较多,因此目前还在走流程,预计明年就可以公布。

据了解,这一新国标是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其中规定,食用调和油要标明配方比例。而这也意味着难产近10年的食用调和油新国标终于有了结果。

此前食用调和油配比秘而不宣的问题一直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此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牵头组织超过24家油脂企业与学界、官方代表研讨确定《食用调和油》标准制定方案,并于2005年编制征求意见稿,在2008年交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等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但一直没有结果。

2013年,我国食品行业的行政监管体系发生变化,国家卫计委接手这一工作,并主导了此后关于标准方面的多次讨论。王兴国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食用调和油的标准讨论从2004年就开始,当时他在上海第一次参与调和油标准的制订,新国标一直未能推出,一方面的原因是在标准的制定中存在争议。

“当时在学术上争论的很厉害。”王兴国表示,比如在体现成分含量的方式上,有主张公布油的比例的同时,还要标注脂肪酸的比例,但这样很难操作,各地的食用油来源不同,有美国的、巴西的、也有国产的,脂肪酸组成有差异,如果标注油的比例,很难做到脂肪酸比例一致;而如果只标注脂肪酸的比例,消费者完全看不懂,意义也并不大。

而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新国标难出台的原因与检测技术方面有关,油脂的本质为甘油三酸酯,结构相同、性质相近,在混合后检测起来难度很大,虽然可以检测出调和油中含有什么食用油品种,但无法对配料比例进行定量分析,也就无法对配方公布的真实性进行判定。目前经过多年的努力,检测的精度也只能做到2%。

对此,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这方面新国标也有所准备,成分配比将按照添加的比例多少来排列,而低于2%的将不许标注。

从1991年金龙鱼推出调和油产品之后,食用调和油发展迅速,在我国居民油脂消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粮油学会此前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食用调和油产量为465万吨,在3000万吨的食用油市场总量中,占比远超过200万吨的花生油。

但长期以来,调和油产品更多是标注原料成分,而不标注所添加的油的配比。虽然之前国家强制性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但各油企多数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透露。近年来,出现了多起职业打假人以此买油索赔的案件,但至今依然有大量的油企拒绝在产品上标注配比。

拒绝标注配比的背后,也有企业的小九九。由于粮油行业成本透明,利润极低,部分企业在配比上动起了歪脑筋。

王瑞元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粮油价格透明度太大,利润微薄,米、面、油净润率往往不到2%,有的甚至只有1.8%,出于对利润的追求,行业里出现了一些不良概念。比如打着橄榄调和油旗号,实际上成本很高的橄榄油在产品中占比只有0.8%;还有打着花生调和油旗号,其实花生油含量不到2%。

这样以次充好的行为,让消费者对食用调和油产生了劣质油的误解。2013年,中储粮曾公布旗下调和油配方,并炮轰行业问题,而王瑞元也曾建议对调和油生产企业实施资格审查,以限制乱象,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

采访中,中粮福临门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庆荣也表示,一般在国外,调和油的配方大多是2-3种油进行调配,而在国内,很多调和油甚至有7种以上的油脂添加,而很多复杂的调和油背后,里面更多的是故事。

随着新国标的出炉,这一局面也将发生改变。

记者了解到,虽然新国标尚未公布,但国内部分食用油企业已经闻风而动,包括鲁花、长寿花、古船等多家食用油品牌已经公布食用油的配比。而在昨天,中粮福临门也发布了首个公开配比的营养家食用调和油,包含37%玉米油、35%菜籽油、13%稻米油、10%花生油和5%亚麻籽油。据中粮福临门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庆荣介绍,之所以最低添加量为5%,以方便社会监督。

在王兴国看来,随着配比的公布,将给调和油市场带来一场洗牌,尤其是在中小企业,虚假宣传将被戳穿,小厂商将面临成本压力。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陈姗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