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科招商(832168.OC)股票大涨42%,全天成交金额超过8100万元,这或许给中科招商挽回了一些体面。谁也没想到,PE大佬中科招商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新三板。
中科招商成立于2000年,以“大手笔”运作著称,凭借其独特的“加盟”模式,在全国范围跑马圈地,以迅猛的增长速度曾一度登上本土最大PE的宝座。到目前,中科招商管理的资金规模已达370多亿元。
中科招商命运的转折要从2015年挂牌新三板说起,那时的中科招商被冠以“囤壳王”、“吸金王”、“定增王”等称号。从雄心勃勃百亿元融资登场,风风火火逆势举牌上市公司,到股价惨跌,千方百计变现应付刚兑,最终黯然谢幕,中科招商演绎了在监管趋严过程中,一个资本大鳄富有戏剧性的一幕。
挂牌新三板,成就“囤壳王”
2014年底,中科招商迎来改变命运的时刻,关键词正是“新三板”。
当时,九鼎集团(430719.OC)已经在新三板挂牌,是国内第一家挂牌的PE机构。凭借在新三板上的两轮共122亿元融资,还首创性地向自己私募基金有限合伙人投资者(LP)定向增发,
九鼎集团不仅完美应对了基金退出的压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公司的净资产。新三板让九鼎实现了从为别人管钱变成为自己赚钱。
天下有这样的好事,自然成为众多PE机构效仿的榜样,刚刚扩容至全国的新三板为PE、VC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敏锐的中科招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时机。2015年3月,中科招商正式登陆新三板,一挂牌就完成了两轮定向增发,共募资23.4亿元,其中一部分学习九鼎,用将到期的LP份额认购的。
当年5月和8月,中科招商再次完成两轮定增,分别又募集了35亿元和50亿元。到2015年底,公司净资产达到146亿元,比2014年底的19.2亿元大幅增长了六倍。
有了钱以后怎么花是个问题,九鼎选择走金融控股路线,到处收购金融牌照,先后拿下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第三方支付、P2P和保险公司,布局大资管生态链。最壕的一笔是2015年5月九鼎集团豪掷41.5亿元收购中江地产,创造了新三板公司吞并A股上市公司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