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资管进入2.0时代,30万亿银行理财机遇依旧(3)

2017-12-19 17:36:3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银行理财风险与机遇并存

在118万亿的资管规模中,银行理财占比近30万亿,可谓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未来,潘东认为中国的银行理财风险与机遇并存。

“中国银行理财只有13年历史,2004年2月2日,光大银行发行的‘阳光理财A计划’,正式拉开了中国银行理财的大幕。规模从0迅速扩至近30万亿。”潘东认为,尽管银行理财在过去的快速发展中存在刚性兑付、抬升无风险收益率、层层嵌套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理财为中国老百姓财富的保值增值、支持实体经济、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及资产证券化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她表示,银行理财在资管新规下将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

就风险而言,潘东认为,首先是流动性风险,原因是存量理财规模很大,期限错配的特征明显,要高度关注行业转型中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其次,信用风险在明年需要更加重视。

第三则是市场风险。对银行理财而言,市场风险是双重的,即包括投资端和产品端。产品端由于期限短,因此也面临重定价的风险。

第四则是监管“确定性”的风险,“监管加强已经是确定性的事件,其实去杠杆的主线一直从去年四季度延续至今。”她称。

就最后一项风险,潘东提醒称,“近期各界淡忘了一点,还有两周要进入2018年1月1日,资管行业要开始征收增值税,而这项规定从2016年12月推迟到2017年7月,再推迟到2018年1月1日,可谓是全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细则尚不明确,对资管行业的损益会有较大的影响。当然,大家也期望政策在最后的关口会有所改变。”

不过,潘东仍然看好银行理财的机遇。“中层是资产管理,前端为财富管理,银行具备账户、客户资源,因此在财富管理上仍占有先机。同时,在资产端只有 15%是标准化资产、直接融资,而85%是间接融资,如银行货款、同业持有到期、非标、委债、两融、名股实债、未上市股权等等,对于后者,在2018年仍要回到基础资产为王的逻辑,即重新回到寻找优质的基础资源和客户,只要有了好的基础资产,可以通过证券化做成标准化资产,可以通过结构化融资,可以通过未上市股权,也可以通过IPO等等。”

可见,银行在资金端有财富管理,资产端则有资管投行的引领。因此,潘东仍然认为,下一个十年,银行理财引领资管行业的大逻辑不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