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辨析数字货币——对话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3)

2017-12-01 09:09:3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然而,正如有些经济学家和不少金融市场参与者所指出的那样,比特币等所谓的数字货币价格的暴涨并不能证明它就具有什么内在价值,它的价格表现不是由其价值所决定的。因此由于监管政策的变化、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以及其他的一些风吹草动,比特币就会反反复复出现暴涨暴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倘若这成为一种常态,那它对社会生活、经济运行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需要指出的是,从货币的基本属性即计价单位、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这三个功能来看,比特币如果真的要作为一种货币,如何才能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也有人诘问由于发行量既定,比特币若成为货币必将导致全球通货紧缩。那时“全球将陷入灾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先见之明?

因此,姑且不从经济学原理、法理等层面去讨论,起码应当说,目前数字货币价格的上涨并不意味着这个“新事物”已经成熟,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数字货币的发展仍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现在应该做的是如何脚踏实地既从理论上,又从操作性上,既从经济金融的运行上,又从政治社会的稳定上来研究、探索和把握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搞清楚的是,为什么一些所谓的数字货币容易被某些人用于逃避监管的领域。比如此前一度流行的ICO,显然就是为了避开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直接的后果就是在这个市场中出现了不少的欺诈和犯罪行为。又如通过比特币实现跨境支付,不容讳言它对外汇管理是有冲击的。此外,为什么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相比,它更容易成为在互联网“暗网”上一些犯罪行为的交易媒介?怎样才能防控住这类数字货币在洗钱甚至恐怖主义融资中作为支付和交易工具?所以,我认为对于这些已经看得见的“灰犀牛”需要留心,不能视而不见。如果说目前“互联网”、“数字化”、“区块链”包括“数字金融”、“数字货币”等等还是“珍稀动物”,需要我们加以特别保护的话,那对整个经济金融运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需要人们重视。

第一财经:在这个角度看来,中国监管部门今年9月全面叫停ICO,指出ICO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并关闭了数字货币交易所,极大程度地限制其交易活动,确实应该说是及时的、正确的。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监管当局此举可能会造成错失良机,结果可能会拱手将全球数字货币的中心地位让于他人,对此你怎么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