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现金贷三条路:哪条都不好走(3)

2017-11-16 09:11:5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当现金贷(或包含现金贷业务)头部企业正排队去纽交所敲钟,似本应推动这个行业的融资环境逐渐变好,可舆论风暴恰恰被掀起,资金成本反而由于趋近的外部态势而不断攀升。据某现金贷平台人士透露,已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口头”知会当地银行,控制资金进入市场化现金贷平台。

陆平的理性不止来源于自知无法获得低价资金渠道,还在于自醒难以找到优质客户、平衡好风险。在“风险成本”和“获客成本”两项中毫无优势。

在银行信用卡部门的模式里,对那些在央行征信里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使用银行卡或在该银行各个业务归口留下过可追踪的交易记录的,现金贷分期的定价都上了18%,陆平的创业公司即便挖得到银行系风控团队人马,但要面对中国6亿没有征信记录的“白户”来开掘优质借款人,还要把利率做到被舆论口诛笔伐的“年化36%”之内,谈何容易?

比个人违约更凶猛的还有网络黑产,在守株待兔等待更多的无经验现金贷平台落入陷阱。据Talking Data首席金融行业专家鲍忠铁追踪分析,多数互金平台70%的借贷损失源自诈骗,其中70%是团伙诈骗。

从某种逻辑而言,守信的现金贷借款人之所以付出了更高的利率,是在为管不住的诈骗买单。

陆平说,非持牌现金贷平台无法接入央行征信,它们也没有基础用户数据积累,昂贵的第三方数据和大数据分析不是他的投资人愿意负担的;而行业里已经数百元的单客获客成本,事实上会让客户首次借款所贡献的收益根本覆盖不了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现金贷平台都会开发既有客户的复购。

他意识到,除非用天价高息费来捞钱,否则,一家现金贷平台的头几年,即便没有做瘫,也是烧钱积累客户和数据,用真金白银面对欺诈来买教训,以锤炼平台自己的数据和风控模型。而这些,还要建立在监管趋严或将出台息费不超过36%规定的大环境下。

陆平引述了点融网创始人郭宇航的一句话,现金贷在发展初期,规模效应是不足以摊薄成本的,因此如果将息费加总并需恪守36%的红线,则或将行业逼入地下。

陆平说,在征信牌照市场化、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完善前,在反欺诈技术进步前,如果不谋畸高利息,则现在进入现金贷行业,又太早。

改变行业的先行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