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IPO“立冬”,新股发行机制遇挑战(2)

2017-11-08 05:01:0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从近期项目审核情况来看,严格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上午三家全部被否,委员的手明显紧了。”上述投行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对于本届发审委的审核风格,上会企业也有心理准备。7日下午结果公布之前,一家上会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因为上市,公司事务繁多,公司高管目前都在出差,虽然在准备材料阶段没有特殊要求,但对于审核结果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上会审核的6家企业中,锦和商业是“二次闯关”。此前在2016年第35次主板发审会上被否,时隔一年多,锦和商业重新闯关IPO。锦和商业前一次主要是由于土地使用问题受到质疑。

此次上会之前,业内人士持乐观态度。如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的陈旭光律师就认为,二次上会的企业就像是“高考复读生”,“通过前一次的经验可以总结出公司自身的问题。根据之前的经验,二次上会的公司肯定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一般来说,二次上会通过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很遗憾,锦和商业再次折戟。

唯一过会的春秋电子是一家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的企业,春秋电子的产品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行业。春秋电子2014年、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1~6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2.03亿元、12.75亿元、14.65亿元以及7.92亿元,其同期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669.21万元、8709.37万元、1.47亿元以及7554.48万元。根据其最新招股书,2014年与2015年,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61%和78.35%,近两年所有下降,截至2017年6月30日,春秋电子的资产负债率已下降到50.12% 。

争议发审新机制

审核越来越严格,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严格把关有利于维护投资者权益,推动资金脱虚向实;但另一方面,否决率过高也是效率损失,是对资源的浪费。

与以往相比,第十七届发审委确实比较特殊。首先,这是主板发审委与创业板发审委合并之后的第一届“大发审委”,对所有企业的审核理念和审核标准都趋于一致;其次,发审委员的构成有很大改变,根据证监会第十五号公告,总共63名委员,42名专职、21名兼职委员,证监系统内占大多数,构成丰富,除传统的监管、会计、法律方面的委员外,还有稽查、风控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第三,审核节奏更快,审核过程更公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