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规模化复制之前 无人便利店还需经过重重考验

2017-11-01 18:31:2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近年来,无人便利店正在不断地从概念走向现实,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2016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门、手机绑定信用卡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2016年12月,美国亚马逊推出了Amazon Go便利店,对无人便利店概念模式进行了实践性测试。而在中国,在风投资本的推动下,也涌现了一批无人便利店企业,例如2016年8月开始运营的缤果盒子BingoBox。随着2017年7月阿里无人超市“淘咖啡”在媒体上曝光,无人便利店一时间似乎成为了风口。

无人便利店的成功依赖于哪些条件

事实上,无人便利店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真正获得大规模复制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是依赖于一些条件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条件来判断无人超市是否真正到达了风口还是尚处于概念化阶段。

(1)成本因素。

无人便利店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潜在优势,就是可以节省店面人员的人力资本。然而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现有连锁便利店的整个成本结构中,店面人员的人力成本究竟占有多大比例?这个比例是否足够大?据统计,7-11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便利店,它的人工成本只占整个营收的1.8%。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在人力成本相对较高的发达国家,无人便利店在总体上还是处于小规模的运营和概念性测试阶段。

(2)技术门槛。

无人便利店如果想要成为高效率的运营业态,事实上是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门槛的。从目前已有的商业实践探索来看,需要运用到机器视觉、计算机图像分析、深度学习、传感器、生物识别、无线支付等各项技术。尽管有一些专业的技术系统服务商可以提供有关的技术和系统,但这也意味着一定的技术门槛和成本。

(3)规模与流量的要求。

由于在技术和硬件设施上的投资,无人便利店对于规模和流量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无人便利店主要出现在相对规模较大的城市,并且在选址上主要针对流量相对较大的商业区或者是人口相对密集的小区。当然这也意味着便利店的租金成本也会相对较高一些。另外,在提供的商品品类上,也会产生一定的要求,通常是那些易于聚集流量的品类。

(4)供应链的效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