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从“单枪匹马”到“珠联璧合” 外资药企在华研发战略进入转型期 | 商业观察(2)

2017-10-26 09:15:0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中国的糖尿病市场增长迅猛,对于此前在糖尿病领域并未大展拳脚的辉瑞而言,这一全新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包括阿斯利康、默沙东等公司都曾尝试开发类似药物,最后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中国的另一本土中小型创新药企华领医药也在推进GKA创新药物的研发。

这次合作对于辉瑞的吸引不难理解:新药研发的平均资金和时间成本已经上升至20亿美元、15年时间,通过合作的形式,这些风险得以平摊,而选择本土企业合作,如果成功在后续审批、生产、上市环节都可以享受到“国产化”的政策优惠,并且得以和华领抗衡:跨国企业在国内申报药物需要“三报三批”,国内企业只需“两报两批”,少了一报一批,能使药品上市时间缩短3年。

派格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徐敏也表示,相比从头开始研发药物,更希望通过前述和辉瑞这样的合作,来减少整个研发的成本。

事实上,包括派格和华领在内,随着数十年前生物制药领域“海归派”的回国热潮,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颇具实力的新锐中小型药物研发公司,其中包括再鼎医药、百济神州虽还未盈利,但已经于纳斯达克上市,并获得了华尔街资本的认可。而这些新锐翘楚也给了挑剔的外资药企更多合作的选择。

根据辉瑞的布局,派格不会是唯一一家合作研发的本土药企,未来他们还将持续从国际研发产品线中选择一些适合中国患者疾病谱而且有着较高治疗需求的早期研发项目,通过知识产权和市场授权等形式,将项目及其所附带的专有技术等资源,授权给在相关领域具有研发实力及创新潜力的本土企业,进一步开展本地化开发。

辉瑞仅仅是外资药企打开合作之门的缩影:可以看到的是,本土制药企业与跨国药企新的创新药合作在近年来变得多起来。除了以上所提的派格与辉瑞,还有华领医药与罗氏,再鼎医药与赛诺菲、礼来制药与信达生物都达成过类似合作开发协议。未来两年,这种模式势必还将持续,外资药企尝试通过各种创新合作模式推进本土化也将成为在华新的核心战略之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