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塞勒的趣味经济学: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不理性(2)

2017-10-18 09:22:1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为获得某物品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跟失去已拥有物品时所要求的最低回报相差无几,也就是说,你对一个东西的评价,并不会因为碰巧你拥有或不拥有这个东西而发生太大的变化。可塞勒却发现,人们失去一个东西带来的痛苦远大于得到同样一个东西所带来的愉悦。这一发现挑战了经济学传统理论。影响经济学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科斯定理认为,产权的初始配置在交易成本等于零时不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方式,然而禀赋效应意味着初始产权必然影响资源配置。这一发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如拆迁时往往需要巨额补偿、孩子是自己家的好、人们往往“敝帚自珍”等。

社会偏好:自愿牺牲只为心中的公平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阐明,人具有公平之心、善恶之心、羞耻之心、互惠之心,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使得经济学的理论难以解释诸多经济现象,在预测人们行为时也往往大相径庭。

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完全自私,人们的行为决策会受到社会偏好的影响,尤其是对公平的考量。塞勒教授通过大量的行为实验研究表明,人们会以损失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做出分享或者惩罚不公的行为。在某些时候,甚至牺牲自身利益是因为目睹其他人的分配不公,也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同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选择舍生取义,只为了心中的公平与正义。

传统经济学认为,商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所当然,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的行为也是合理的,甚至是可以提倡的。正因为有商人在货品充沛的时候囤货,才使得在物资匮乏时能有更多的供给,而不至于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他们的囤货平滑了不同时期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然而,历史上,这些商人非但没有获得大家的认可,反而受到唾骂,认为其大赚黑心钱。同样,通常人们比较接受由于成本上升导致的价格上涨,却对需求上涨导致的价格上涨嗤之以鼻。

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并非意味着现实出了差错,只是传统理论忽略了人与人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公平感。

自控力欠缺:来个“助推”式治疗

传统经济学认为,如果一件事情有利于长远发展,那么人们就一定会去做。但你是否曾遇到这种情况:信心满满地办了某健身房的年卡,励志减去满身赘肉或练出一身傲人肌肉,但去了三五次之后便因为种种原因而偃旗息鼓,最后干脆放弃;一心想着今年多存点钱为将来准备,却偏偏不争气地又当了月光族;明明知道第二天睡眠不足很难起床,却不肯放下手中的手机入睡……不同于传统经济学想当然的假设,塞勒的研究洞察了存在于你我心中的两个人——规划者和执行者的激烈交战过程,并对二者形成的类似“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得出了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的结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