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塞勒的趣味经济学: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不理性

2017-10-18 09:22:1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经济学家总是被批评思考过于理性,假定人类的思考和行动犹如机器般精准无误。每一个刚踏入经济学领域的学子,在微观经济学的第一课,必定都会听到老师反复强调:人是理性的。尽管这一假设与丰富多彩的人性有着明显出入,但对理性人假设的膜拜以及对理论模型简洁性的追求,主流经济学一直以一种唯我独尊的姿态无视各种挑战。

而行为经济学的崛起让主流经济学再也不能“稳坐钓鱼台”,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的理查德·塞勒教授犹如那个道破皇帝没穿衣服的顽童,他用毕生精力证明了非理性行为的广泛存在,将经济学研究的目光投向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经济决策之中。

诺奖评审委员会将塞勒的贡献主要归纳为三点:有限理性、社会偏好、自控力欠缺。

有限理性:钱与钱不同,有啥则爱啥

塞勒教授揭示的有限理性主要有两类,一是心理账户,二为禀赋效应。

心理账户的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是:如果在看电影之前价值100元的电影票掉了,你是否会花100元重新买张电影票?而如果你在看电影之前掉了100元钱,你是否就不看电影了?结果发现,第一种情形与第二种情形相比,不看电影的比例显著更低。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如果你捡到1000元钱,你会不会出去狂吃一顿?但如果得到1000元钱工资呢?一笔意外之财,往往会促使人们增加当前消费。根据传统经济学的理解,个人财富的每一块钱都应该是无差别的,而人们会根据来源与去向将其收入划分为不同的心理账户,每一个心理账户建立时形成约束,关闭时核算收益,人们往往不愿接受当前的损失,比如某只股票亏损了却迟迟不愿止损,因为关闭该心理账户是痛苦的。

心理账户的概念在消费、投资、教育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

塞勒曾给出一个经典的例子。如果你有0.001的概率感染了一种在一周内将无痛死亡的疾病,你最多愿意付多少钱将其治愈?如果为研究上述疾病需要招募志愿者,你有0.001的概率感染上述疾病,最低要付多少钱给你才愿意去做志愿者?令人惊讶的结果是,前者人们出价200美元,而后者却高达10000美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