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经济学转型的前夜:承认有限理性也是一种理性(3)

2017-10-17 09:12:2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不妨碍经济学继续大行其道。或者,这是人类有限理性的最佳证据。

需要深究的是为何主流经济学不尽快吸收关于“有限理性”的研究成果,重构分析体系,让经济学的枝叶常青。一眼看去,人们“有限理性”的证据如此充分,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

原因在于,这样的改进背弃了“理性经济人”的传统,很可能意味着现有体系的完全放弃,而不是边际改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做理性分析的时候,不仅要求自己是理性的,还要求别人也是理性的。只有别人是理性的,自己的理性分析才能进行下去。否则,无法预期别人的行为,也无法预期别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这样自己的分析无法进行下去。换句话说,只有理性是一个共同的知识,才能得到理性分析的均衡。一旦共同知识的假定稍微偏离,结果是什么样的就完全不可知了。

换句话说,经济学家们分析的均衡,是很脆弱的均衡,稍加偏离就不成立。所以,对理性人的分析框架,可能不是边际改进的问题,而是彻底扬弃的问题。

这次的诺奖明明白白发给“行为经济学”,预示着经济学正处于转型的前夜。不转型的话,整个垮掉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行文至此,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外行怎么识别经济学家?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很多人都在使用,差异在于理解的框架和掌握的信息。现实生活中经济学家对很多问题发表意见,往往众说纷纭,云山雾绕,听谁的好呢?

答案很简单,不听就是了。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群体这么不靠谱,直接无视没损失,反而节约了很多时间。一定要听的话,就看他的预测,看他有没有给出清晰的、可验证的预测。有预测的经济学家,很快可以根据预测的准确性进行识别。没有清晰的、可验证的预测的所谓理论,不妨直接扔掉。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扯不清,这样的理论完全是浪费时间。何况,经济学家们都很会讲,一方面怎么样,另一方面怎么样,头头是道,理由列出一大堆,结论是你自己看着办,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还有一种理论,粗看有预测,实际不能验证,或者验证的时间跨度太长,欺骗性很强。比如说,预测100年以后的事情,听听就好,对不对都和今天的我们没啥关系,除非能进一步对今天的事情进行预测。更重要的是,你现在没法对这样的预测进行检验,无法知道对不对,也就无从根据这样的预测进行决策。

根据波普尔的科学定义,没法检验的东西不是科学,最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个可验证的预测,是选择一个指标,在给定的、不太长的时间内,发生可以证实或者证否的变化。把经济学家的预测记下来,用不了几年,你就会知道谁靠谱。(徐远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徐远观察”微信公众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