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成为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加快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创新配置方式,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新时代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贾康25日在“互联网+时代的政府资源配置创新与监管研讨会”上表示,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实际上可称为引入竞争机制,公共资源配置水平提高的关键是机制建设。市场化就是市场竞争机制要合理充分地起作用,最后落到绩效导向上,形成更好的结果。
贾康认为,运用互联网+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做得更便捷,更高效,更阳光化,有利于减少交易费用,满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诉求。要处理好信息化概念下与电子交易平台对接的体系建设问题。招投标采购、服务、监管三类平台,这样的体系对应的是整个公共资源优化配置中系统工程式的全景运行。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由谁来建?关于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建设运营模式,中国招投标协会专家、易招标CEO张利江表示,目前根据运营主体不同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分为三类,即政府交易平台、央企交易平台和第三方交易平台。
张利江介绍,从平台的建设周期来看,第三方交易平台表现最为抢眼,最低仅需29天,政府交易平台最低为16个月,最长则达6年之久。在实际应用方面,央企平台的应用最为深入;在投诉通道设置方面,从整体看有待加强,但第三方平台的比例相对最高,政府平台的比例最低;在与公共服务平台对接方面,表现最积极的是第三方平台,央企平台居其次,再次是交易中心的平台。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湖北、山西、山东菏泽等多地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并在引入第三方交易平台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操作,成为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建设运营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