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一向狂傲的冯小刚竟然鞠躬道歉,电影《芳华》突然撤档留下悬念

2017-09-25 15:07:5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还没有开始,就要告别。”

9月24日,冯小刚携电影《芳华》主创在上海影城完成了最后一次路演,这也是《芳华》自宣传期以来,阵容最整齐的一次亮相。映后见面会上,冯小刚数度哽咽:“我一生中参加过很多很多的见面会,今天这场见面会肯定是最让我难忘的。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芳华》的全国路演就要终结于此了。”彼时,台下的观众们发出阵阵“冯小刚牛逼,挺你”的呼声。

就在上海路演的前一天晚上,9月23日深夜10点左右,微博等社交平台突然开始流出《芳华》无缘国庆档的爆料,格瓦拉、淘票票、猫眼等多个售票平台下架《芳华》,售票通道陆续锁定关闭。不少人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国庆档,《芳华》因不具备优势,预售情况不佳“临阵脱逃”;也有人很快将这联想到冯小刚与华谊签订的对赌协议,认为撤档是片方炒作行为;也有人认为是题材涉及历史敏感时期,触碰了审查红线,需要修改删减后才能公映。就在9月22日,冯小刚和主创还在广州进行路演宣传,一些院线经理发声并未收到撤档通知。一时间,流言四起。

直到24日凌晨1点37分,“冯小刚电影”官微正式宣布《芳华》改档:“经与电影局及有关各方协商,《芳华》拟同意接受各方提出的更改放映档期的建议,具体新的上映档期择日发布!”凌晨2点44分,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通过微博再次坐实了这一消息:“《芳华》不会在今年国庆档上映。”

见面会上,冯小刚并未言明《芳华》撤档的真正原因,针对网上的部分流言,他表示,那些都不是事实,全部工作人员都抱着对电影最纯粹的爱,他们比大家更希望电影能够如期上映: “网上流传了很多的揣测,有说是为了炒作,有的说芳华的预售太差,我们害怕,面对这些揣测,我一直保持沉默。此时此刻,我想说我很无奈,因为这些都不是事实。作为《芳华》的导演,我的心情是有些悲壮的。”严歌苓感慨:“小刚太不容易了,这帮孩子太不容易了,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被善待。”

冯小刚对发行团队、严歌苓、观众鞠躬,坦言最对不起的是那些买了《芳华》预售票的观众,因为那些人是真正热爱这部电影的人和最忠实的影迷。“我想借现场一千多位的观众的口,向选择在国庆节期间看《芳华》的朋友,表示歉意。”

随后,冯小刚对所有演员主创致歉。“本来是想要为电影业输送最新鲜的血液,让你们跟着承受这一切是不应该的,但我们所经历的所有的困难,都是为了《芳华》里所有的英雄。”关于影片后续,冯小刚表示将尽快选定档期,择日公布:“希望能够和观众再见。待到春风传佳音,我们再相逢。“

随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气氛凝重,严歌苓及多位女演员默默拭泪,媒体提问环节取消。华谊兄弟副总经理叶宁针对网络留言做了回应:“小刚导演创作这个电影,不是简单为了市场,他开创了贺岁档和他的喜剧风格,这个作品是他全身心想拍的作品。这个影片我们最先定档,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个档期,各种监测数据都表现很好,因此才决定将档期从30号提档29号。我们没有卖一张9.9元的低价票,就是来自于所有宣发团队对影片质量的信心。”

冯小刚没有再做过多解释:“关于我为什么拍这个电影,你们肯定早就通过互联网了解了,我重复这些话也浪费大家时间,希望大家关注《芳华》后续的进展。”

关于《芳华》未能如期公映的原因,仍然扑朔迷离。不少人为《芳华》未能如期上映感到遗憾,认为这是冯小刚近年最好作品的影评人不在少数。上海影迷或将成为《芳华》目前版本的最后一批观众,大多数观后也给出了正面评价。

冯小刚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三类,一类是王朔风格的贺岁档包括最早的贺岁喜剧《甲方乙方》、后来的《私人订制》;一类是与刘震云合作的《一地鸡毛》《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最后一类是自己的趣味,比如《一声叹息》、《集结号》,而《芳华》属于最后一个序列。

虽然电影基于严歌苓的剧本改编,但冯小刚主导了创作方向和整体气质。冯小刚多次提到,他想展现对文工团生活的回忆,对“青春之美”的感受,但《芳华》又绝绝不仅仅是对“美”的赞颂。《芳华》通过对男女主人公命运交错、分离、重聚的书写,勾勒那些集体主义下被辜负的善意和金子般纯净的心,那些被因压抑而扭曲的人性与情感。

在用贺岁片逗乐观众之后,通过《一九四二》《集结号》《我不是潘金莲》等电影想要证明自己严肃叙事能力的冯小刚,一直被认为缺乏驾驭现实题材的才华,和曾经拍摄出《活着》的张艺谋或是《霸王别姬》的陈凯歌相比,冯小刚被诟病缺乏灵气,他数次想要通过作品证明自己却仍然得不到真正的认可。这一次,他放下此前的野心和企图心,只留下真心。他不合时宜地、笨拙而真诚地,完成了对历史记忆的开凿与打捞,对青春回忆的一次严肃而浪漫的回望。在这一点上,抛开那些常常惹怒众人的过激言论,冯小刚完成了同辈人如今不再热衷的创作,仍然是一位值得被尊重的导演。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李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