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人民币:“踩刹车”回归“双行道” 与一周前“判若两人”(2)

2017-09-20 09:04:46    中国证券报  参与评论()人

8月以来人民币加速升值,与前期积压结汇需求释放有关。中金公司等机构认为,过去两年,国内积累了大量未结汇的美元头寸,随着人民币不断突破一些关键点位,企业结汇意愿逐步上升,同时也会触发一些止损盘平盘,共同推动人民币走强。这一过程中,银行自营盘也跟进买入人民币,逐渐形成较强的自发趋势。从8月人民币走势和外汇交易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特征。

从技术层面上看,市场预期越趋于一致,就越会强化价格既有波动趋势,表现为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不断加快,但一旦过于单边的预期遇上扰动,就可能导致阶段性的反向变化。

政策态度的微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这种“扰动”。9月11日,有媒体证实,央行已将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比例降为零,并取消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准备金的穿透式管理。这两项政策都是在前两年人民币汇率贬值较快、资本流出较多的背景下出台的。另外,市场注意到,上周美元中间价均高于模型拟合中间价,“逆周期因子”开始过滤非理性升值预期。兴业研究认为,这两个现象共同表明,央行为人民币大幅升值“踩刹车”的意图很明显。数据显示,9月11日,虽然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仍上调35点,但即期汇率大跌622基点或0.96%,创逾两年单日最大贬值幅度。

另外,8月以来美元虽维持弱势,但跌势明显趋缓,出现一定企稳迹象。而在今年绝大多数时间里,美元走弱是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核心因素。

总的来说,前期升值过快、政策态度有变、美元低位走稳,均从不同角度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提供理由。

但有分析指出,人民币过快升值逐渐与基本面及跨境资本流动势头背离可能才是根本原因。

兴业研究指出,其跟踪的国内经济基本面合成指标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在8月产生了背离。7、8月,国内一些宏观经济指标连续下滑,下行压力似乎有再度抬头迹象,外需波动导致贸易顺差收窄,削弱人民币升值的基本面支撑。另外,外汇占款、银行结售汇等数据显示资本外流压力仍未彻底消退。

央行数据显示,8月外汇占款下降8.21亿元,虽距离转正仅一步之遥,但不免逊于预期。考虑到外汇占款变动受到央行在外汇市场行为的影响,直接反映资金跨境流动轨迹的银行结售汇等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但据外管局公布,8月银行结售汇逆差38.33亿美元,其中代客结售汇逆差41.40亿美元;8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35.47亿美元。不可否认,数据显示8月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外汇供求更趋平衡,但净流出的局面仍没有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