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民资PPP参与度双降,国务院决心让回报更合理

2017-09-18 22:45:0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超过16万亿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潜在市场中,民营企业中标PPP项目的数量和投资规模占比呈现“双降”局面。PPP作为民间投资拉动的重要方式,民间投资增速下滑问题早已引起官方重视并寻策解决。

在9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知上述数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仍然存在,创新创业的市场准入还需要进一步打开。

对于上述问题,中国政府网日前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从PPP项目的收费标准、融资、项目开放等十大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促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国务院这帖药方开得到位,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包括“建立PPP项目合理回报机制”“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等,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

民资参与度“双降”

PPP模式2014年开始大力推广以来,传统公共服务领域市场逐步向各类社会资本开放,民营企业的参与度一直是市场的关注焦点。

明树数据跟踪统计了2014年以来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相关数据后发现,民营企业在PPP领域中的市场份额自2015年底以来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根据明树数据CEO肖光睿提供给第一财经的《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双降”原因探析及政策建议》报告,从2014年至2017年7月,民营企业占PPP市场份额“先高后低”,2015年12月是转折点。

民营企业中标 PPP 项目总投资规模占已落地 PPP 项目总投资规模从2015年12月的35.5%下滑到了今年7月份的24.77%;民营企业中标PPP项目个数占已落地PPP项目总数的比例从2015年12月的55.75%下滑到了今年7月的47.62%。与民企中标PPP投资规模和项目数量“双降”相对应的是,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份额“双升”。

报告撰写人之一肖光睿认为,PPP项目合作模式和采购模式的限制、金融支持政策难以落实及市场竞争加剧是导致民营企业在PPP领域参与度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