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美两国专家研讨:如何熨平“猪周期"(3)

2017-09-17 13:06:0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除了生猪供给和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大范围的生猪疫病爆发、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影响较大的环境风险事件等生猪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也可能引发生猪市场的剧烈波动。美国农业部为防范此类风险,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项目,保障畜禽市场稳定运行,这对猪周期波动的减弱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国家作物保险局农业政策顾问Mechel S.Paggi提到2014年美国农场法案里设立了紧急畜禽项目(ELAP),该项目授权大宗商品信用集团在一年内可以给予畜禽、蜜蜂和养殖鱼生产者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这项计划可以弥补生产者由于恶劣天气或其他条件,包括暴风雪,疾病,缺水和野火而引发的损失。

此外,在农场管理方面,为保证食品的成本、品质和安全,美国动物健康法案也要求赔偿畜禽生产者由于疫病而引发的扑杀所造成的损失。美国农业部的动植物检验署APHIS会以等于或者少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来补偿减少的动物。

美国农业部的各个畜禽项目有效的避免了各种意外事件的冲击,保护了生产者的利益,也减小了猪肉市场的价格波动。

生猪期货等金融工具保驾

美国是世界重要的猪肉生产和贸易大国。上世纪美国生猪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正好也是美国生猪期货推出并且快速发展的时期。美国生猪期货的推出,以及后来的合约修改,满足了当时行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需要。

生猪期货合约在交易中发挥了期货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的功能。一方面帮助生猪养殖者通过期货交易行情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价格走势,促使养殖户能够有预见性地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从而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实现稳定增收;另一方面满足了猪肉加工企业应对肉猪价格波动和存储加工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产分散、现货市场不统一的情况下,生猪期货并不能充分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美国1966年-1980年依然发生了猪肉生产的较大波动,而且持续时间相当长。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生猪养殖业和加工业开始扩大规模,采取纵向整合战略后,美国的生猪产量才趋于平稳,波动幅度进一步减小,而且使生猪期货能更及时、准确的反映未来猪肉现货市场的变化。

在生猪期货推出后,企业可以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控制生产经营中的风险,美国生猪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对冲猪价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大胆的投资扩张。数据显示,美国前十大生猪生产企业产能占比超过40%;前五大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70%。毫无疑问,生猪期货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实体行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