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利民的4年GSK中国行 | 人物(3)

2017-09-04 23:37:0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我刚开始打高尔夫球时,买了一堆不同品牌的白色小球,让我的助手拿个锯子把它们都切开,我就是非常好奇这些球的内部结构。”利民讲到这个经历时,他自己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打高尔夫球的人,可能就只有我会做这种傻事了。”

后来,利民把切下的一打半个高尔夫球依次排列好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纪念自己的“好奇心”。

利民32岁时便成为美国最好医学院之一的神经科学教授,曾领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心(NIH)的药物筛选工作。加入GSK,是他从学术界跨向企业界的重要转变。

“说到底,我还是个教授,今天我和我的员工们讲的那番话,当时感觉自己又回到了校园,好像在和我的学生们上课,这种感觉至今仍然很亲切。”利民感慨。

权衡与取舍

GSK关闭位于中国的全球神经系统药物研发部门的决定来的如此突然,以至于很多员工最初难以接受。为此,GSK内部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答疑。很多问题都指向为什么要关闭神经疾病的研发项目,是不是员工做得还不够好;也有一些员工明知项目要被关停了,却还在记挂该项目的前景有多好,希望能够对GSK有用。

早在利民到GSK任职前,GSK全球神经疾病研发工作就已经开始由中国的研发中心主导。2007年,GSK在上海张江高科园建立中国研发中心,也是当时唯一一家将其核心疾病领域的完整研发产业链都设置在中国的跨国大药厂。重点进行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等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和疼痛等疾病的药物研发上。2012年,张江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开始主导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神经科学治疗领域的研发工作。

在GSK这一轮的结构调整中,其位于中国研发中心的全球神经科学领域研发部门没能保全,其中,部分临床前的研发项目遭到终止,另有部分项目将转入其美国研发中心。

据了解,GSK位于美国的研发中心有好几千人规模。很显然,把中国一部分神经研究的项目转移到美国,有利于资源的集中。另一方面,把所有员工都搬到美国也不现实,毕竟一些员工的家在上海,他们希望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