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再长1毫米!新疆棉逾七成变“优质棉”原来有“秘笈”(4)

2017-08-14 09:03:4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就与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每一包棉花也拥有自己的‘身份编号’,通过这个号码,可以轻松查询到这包棉花的来龙去脉。”邓鑫表示。

公检实验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号码包含12~13条信息,而检测这12~13条数据,所需时间在30~60秒。在交棉季节,每天每人要检测300多个样品。

截至2017年5月3日,2016棉花年度全国共有987家棉花加工企业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并进行公证检验,检验量达到1829万包,414万多吨,其中,新疆769家棉花加工企业,公证检验达1751万包,396万多吨。

从一包棉花到一批棉花,从一个兵团连队到一个农场,从一年到十几年,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身份信息和质量信息汇集成一张巨大的“网”——一张棉花数据的信息之网。邓鑫认为,“这张网不仅延伸到棉花的种植、加工,而且延伸到棉花的销售、纱线的生产;不仅为农民、企业提供服务,而且为国家宏观政策制定提供服务。”

正是这种与市场相连接的公检,使得全国棉花加工企业由2003年有资质的8712家,到2014年纳入新体制升级改造参与公证检验的共计2061家,企业淘汰率达到76%,小包(即小型棉花包)型企业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的个体竞争力大为增强,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公证检验制度与棉花质量监督检查等行政手段相结合,有效维护了棉花购销双方的基本利益,遏制了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全国没有出现大范围或恶性的质量案件,棉花市场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

同时,以棉花期货和电子撮合为代表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迅速,公证检验结果作为其交易的结算依据,在保障交易公平、促进棉花现代市场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全指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全面推行,让检验数据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有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棉花市场价格混乱、贸易纠纷频出的现象得到显著改观。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