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再长1毫米!新疆棉逾七成变“优质棉”原来有“秘笈”(3)

2017-08-14 09:03:4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救命稻草

走完1毫米长度,依赖的是始于2003年棉花领域的一场改革。

2003年底,国务院发布《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在全国启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以前的到厂检验,改为前推至加工环节的检验;以前的按批抽样检验,改为逐包检验;以前的感官品级检验,改为棉花大容量快速检验仪(HVI)全指标检验。

“过去对棉花的评级是靠眼看手扯的老标准,完全靠人的眼力,人为因素给这个产业的发展造成制约。”邓鑫说。

“在棉花公检实施之前,主要是按比例进行抽检和感官目测。有时采购的棉花生产出线后,纺织厂不认,经常出现纠纷。我们只能进行赔偿,因为棉花质量与采购不一致带来的纠纷赔偿最高达10万元。” 新疆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明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一道公检程序,终结了对棉花品级的争论。

过去简单粗略的品级指标,无法体现出每包棉花内在的具体质量,也无法满足客户对棉花品质详细了解的需要。自从国家实行棉花逐包仪器化品质检验,每包棉花的长度、强力、马(克隆)值等详细的质量指标都能做到一目了然。

王少明表示,“棉花销售时,这些质量数据成了交易双方讨价还价的重要依据。最重要的是,这些质量数据都来自国家实验室,完全的第三方数据,公平公正透明,买卖双方都非常认可,很少再出现交易纠纷。”

有了这个公检数据,王少明闲置了自己在2000年之前购入的那台进口检测仪器,“再也不用自己掏钱了”。

邓鑫介绍,《方案》明确规定,检验工作成本支出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不增加棉花流通参与企业的任何经济负担,避免了购销双方的自检投入,整合了我国棉花质量的检验资源,以小成本满足了全国棉花质量、数量公证检验的大需求,充分发挥了政府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职能,为及时、准确地评定我国棉花质量、数量提供科学、权威、公正的数据支持。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国家棉花公证检验制度体系已全面建立。

这套体系建设覆盖全国棉花主要产销地的公证检验网络,截至目前共拥有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近百家、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配备大容量快速棉纤维检测设备(HVI)400余台,制定了严格的公证检验工作程序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实验室及检验过程网络化实时监控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