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重拾次贷危机|危机之外看浙江织里:开放乡村的机会(2)

2017-08-10 09:06:39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有实力的厂家用LED屏来控制工人的工作时间和每天的产量。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图

“他们平均每人每年能挣到五六万元。一个动作敏捷的年轻人做简单的打底裤,一天可以做五六百件,动作快的年轻人一年收入可以到八九万元。”王兵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大部分四五十岁的工人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在这里工作,他们的孩子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如果不能上高中或者初中没有上完就带过来,一般学习半年就可以独立干活了。

一个在缝纫机前干活的年轻人。《15小时》剧照,王兵,2016年 (图片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提供 © Wang Bing 2017)

然而,织里的吸引力不仅仅是每年四五万元或八九万元的打工收入,其中一些熟练工在积累了些资金后,就会开起自己的小作坊。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冯营浦的老板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一位前织里镇政府的官员向澎湃新闻介绍, “这个行当里都是外地的农民和本地的农民,是中国农民找出路,形成的一个独特的路径,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

王兵很喜欢织里这个地方,在他看来,这里给愿意努力的底层老百姓开了一扇通往更美好生活的大门。“在中国任何地方,拿三四十万是不可能进入到一个产业进行经营的,普通农民没有这个机会,但在这个地方就可以,没有文化没有任何基础都可以。”王兵说道。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织里镇的童装现象就曾引起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兴趣。

费孝通出身于江苏吴江,同样位于太湖边,紧挨着织里镇。他曾深入太湖东南岸的开弦弓村做田野调查,写下了《江村经济》一书。费孝通认为,通过开办小规模的工厂,能为乡村工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乡村经济从而可以复兴。

在考察完织里的童装产业后,费孝通提笔写下了“童装世界”四个大字。

费孝通于上世纪90年代在织里提笔写下“童装世界”四个大字。图片由织里镇政府提供

外地人不是“外人”,赊账就可搞经营

创业成本低的另一面是,织里的童装工厂以“小作坊”(微型厂)为多。

但这是一群具有竞争力的小作坊,它们几乎把小企业所具有的优势(灵活性)发挥到了极致。

不管你从哪里来,只要有二三十万的资金,就可以马上开工,熟练的工人和配套的加工材料一应俱全。工人的作坊、宿舍和门店都在一栋村民自建的小楼里,楼上做好的衣服马上就能放在楼下的门店卖,采购的人看中之后马上就打包发货。第二天早上,这些衣服就能抵达某个省的市场。同时,如果某个款式在市场上销售不太好,它马上就能换另一个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