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重拾次贷危机|危机之外看浙江织里:开放乡村的机会

2017-08-10 09:06:39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北依太湖,距离杭州、苏州、上海、南京等城市在200公里路程以内;

上万家童装加工厂,一年生产的童装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转10圈;

136平方公里的土地,住着30余万人,20多万是外地人,外地农民与本地农民各自创业;

10年前全球金融海啸来袭,广东福建等外向型服装企业风声鹤唳之时,这里的童装工厂几乎没有感觉。而且童装年产量从2007年的3.2亿件套,增长至2016年的13亿件套。

这里就是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和广东佛山市环市镇、福建石狮市凤里镇并称为中国三大童装产业基地。

据说,“织里”之名就源于当地历史上兴盛的织造业,史料上就曾有“遍闻机杼声”的记载。

在上世纪的70年代,织里的农民以手工刺绣为副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改革开放后,得益于紧靠苏州的便利,织里的农民“在家一台洋机绣枕套,在外一人挑担跑买卖”,于务农之余开始做起了床罩、枕套、绣花来补贴家用。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织里小镇上的这些手工业者发现了童装这个市场空白。在当时国营商场的改制潮下,下属的网点、柜台承包给了个人,大批国营企业职工买断工龄“下海”,这一下为镇上童装行业开了条路出来。

上世纪90年代,织里小镇上的手工业者们发现了童装市场的空白。

与大城市里的童装企业相比,还停留在乡土气息浓厚的小作坊阶段的织里,显得上不了档次。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不乏有童装企业从广州、佛山等地迁移到织里。服装设计公司林芊国际就是受织里集聚效应吸引,在2012年从佛山搬迁到了织里。

说到这个变化时,一位当地的童装厂老板不无自豪地说,“他们已经被淘汰掉了,做得好的现在都到我们这来了。”

除了企业,也有人才从广州那边过来。冯营浦是一位服装品牌设计师,曾经在广州工作,现在在织里当地一家由安徽人开的工厂里负责品牌发展。

不过,冯营浦有时对织里又很不屑一顾,他带着浓浓的广东话腔调向澎湃新闻记者强调说,“这地方根本不行嘛,又没有品牌意识,没有营业执照的黑作坊一大堆。”

而实际上,他现在的老板最早时就是安徽安庆的普通农民,如今把工厂从“黑作坊”发展成了上百人的企业。

打工者可以做老板

2014年正在云南昭通拍摄的纪录片导演王兵,听说一群年轻人打算前往江南地区打工,就跟随这群打工者登上了火车。经过一番旅途折腾,王兵来到了织里镇。

这一来,王兵就在当地驻扎了两年,而织里的工人也成为了其纪录片的拍摄对象。

织里的工人主要来自安徽和长江中上游的农村,也有云南、江西等地过来。大家春天来到这里,6月回家乡休息一个月,7月底再回来,一直工作到春节。

有意思的是,工人7月底回来不一定会回到其上半年干活的工厂。王兵对澎湃新闻说道,“他们已经习惯在这个地方工作,不来这家就去那家,就在镇上的区域流动。”

织里镇上,不管年少的、年老的,干起活来都特别拼命。早晨8点钟上班干到11点,经过1小时的中饭后,从12点开始到下午5点继续干活,接着1个小时吃晚饭,晚上再从6点干活到11点,日复一日。

王兵拍出了《15小时》,这个片名就是织里一家普通小厂家中工人的一天。除了2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其余的13个小时都用来干活。

1234...全文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