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胡伟俊:中国楼市的本质是土地错配(3)

2017-08-03 16:30:5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还有一种情况是理论往往需要和制度细节相结合。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经济学的主流观点是下一次危机将发源于全球不平衡(Global Imbalances),表现为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从而逼迫美国实体经济出现调整。很少有经济学家预计到危机最后爆发在货币市场上。原因就在于经济学家对于金融市场的制度细节了解不多,所以很难看到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房贷违约率的上升,导致MBS作为回购抵押品出现价值缩水,使得货币市场上出现了挤兑。传统上经济学理论对银行挤兑有很多研究,但在现代金融体系下,挤兑从商业银行发展到了货币市场,挤兑者从个人储户变成了货币市场基金,这就需要理论能够与时俱进。

另一种情况是,经济学理论往往建立在单一均衡之上。均衡的唯一性有利于模型求解,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无可厚非。但经济学家往往自觉不自觉的假设,不论是股价还是汇率,存在一个由基本面决定的均衡水平,这个均衡价格就像地心引力,将资产价格向均衡水平拉过去。但在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更多的时候是遵循“看图+故事”的走势。给定过去一段时间的价格走势,人们会选择性地相信和这个走势相一致的解释,而这样的“故事”会进一步强化之前的走势,导致“图形”和“故事”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直到故事讲不下去了,钟摆又开始向另一个方向摆动。这就是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既可以说多重均衡,也可以说是无所谓均衡,所以索罗斯一直对以均衡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持怀疑态度。

第三,需要从微观看宏观,也需要从宏观看微观。不看微观的宏观往往流于空洞抽象,而不看宏观的微观也容易一叶障目。春江水暖鸭先知,微观层面的数据可以帮助预判宏观周期。关于这一点,格林斯潘是典范。甚至在他成为美联储主席之后,每天仍然查看废钢的价格,从而帮助判断美国经济的状态。伯南克曾在自传中评价格林斯潘知道很多“奇怪”的事情,应该指的就是格林斯潘对微观数据的熟悉程度。

微观的证据不一定局限在国内。比如很多人认为,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出口真正失去竞争力。但笔者每年去韩国和台湾的时候,听到的却都是中国在整个东亚电子产业链上的扩张。这时就需要考虑,在工资的上升的同时,中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不是也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