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钟伟:未来三年看多做多中国是唯一正确的投资战略(3)

2017-08-03 09:11:2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四是金融的拐点,传统金融既产能过剩又利润摊薄中,或者说,地产+金融不再是未来驱动中国经济的双引擎。

中国其实经历了奇迹般的改革,即从1995年开始用了10年的时间重塑了其羸弱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都在经历金融产能的去化,人们惊讶地发现,其实并不需要那么机构、网点、产品和从业人员。金融业的资本回报率急剧下降。中国也不例外,随着中国央行明显放缓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伴随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货币化进程也接近尾声。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可能持续下滑。从2014年之后,金融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超越了房地产,当下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可能分别为0.6和0.4个百分点。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地产和金融的膨胀被套上了笼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清晰地表明了,尽管还有许多金融技术创新,但是传统金融很可能难再辉煌。

由此可见,传统金融行业也面临去产能、减网点、降利润、扶实体、防风险等一系列挑战。影子银行系统、互联网金融,表外空转和千奇百怪的虚拟货币众筹等游离于行为监管之外的活动会受到抑制。资本监管、风险监管和技术监管并重。同时考虑到当下国有银行和大型保险公司的估值水平,金融求稳的同时,也能会伴随金融股活跃的现象。

五是人力资源的拐点,本土服务业崛起,社保体系承压,人工智能加速催化。

人们曾经争论中国的人口红利期是否已过去,最近则在争论人口统计数据是否可靠,或者在争论二孩政策的落地效果。从每年的参加高考人数看,中国人力资源的拐点已到。增长更快的老人和较慢的青少年,使得中国继续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供富有创造力的人力资源的难度在增加。这将迫使中国从利润回报率较低的、基于国际分工的制造业,加速向利润回报率较高的、基于科技感的本土服务业转型。

由此可见,东莞百万女工纺织玩具城的远去和智能制造的归来,是一种历史潮流,困扰富士康类型企业的最大问题,不是订单、资金或生产基地,而是高度纪律性的熟练劳动力不可复得。人口的剧变使得规模化工业的利润回报,迅速让位于本土化服务业,继而让位于技术型服务业。我们几乎可以预见,快递小哥会迅速向快递大叔迁徙。由于人口和土地资源的变迁,中国经济迅速从外资+工业化,转向金融+地产,并再度向智能制造+本土服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