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河流•孩子十年记:播种爱,唯有爱

2017-07-27 21:30:5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地里的玉米长到一人多高的时候,扎兰屯市的小学生们迎来了期末考试。

8岁的孟小如(化名)一早就蹦起床,她并不担心考试。家里西厢房正对门口的土坯墙上,贴着她今年获得的“三好学生”奖状。

小如在离家两三里地的蘑菇气镇中宁小学念一年级。在广袤的呼伦贝尔草原东部边缘,在大兴安岭、松嫩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她喜爱的学校,就在连绵的碧绿草场和起伏的山丘缓坡之后——那一排土黄色的一层平房,在大片的绿色玉米地中间横亘着,在湛蓝的天空底色下映衬着,每天都鲜明地跳跃至她清澈的眼眸中。

虽然教学设施简单陈旧,学校却承载着小如和小伙伴们求知的渴望。幸运的是,老旧的学校很快将翻开一页全新的篇章。

2017年7月10日,“河流•孩子”——汇添富基金嫩江流域助学计划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蘑菇气镇正式启动。恰逢“河流•孩子”项目设立的第十个年头,中宁小学将成为项目援建的第十所添富小学。

(摄影记者:吴军、戴茜来源:第一财经)

呼伦贝尔市市长助理阮铮、呼伦贝尔市政府副秘书长高文升、扎兰屯市政府副市长包颖,与项目主办方代表——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第一财经首席执行官周健工等出席了当天的启动仪式。他们和数以千计的师生们、志愿者们以及爱心伙伴们一起,丈量着“河流·孩子”的十年历程。

十年不短,足以将爱汇成河流;十年不长,只为守护孩子成长。

怀着“爱能改变”的信念,“河流•孩子”项目走过十年,也由此站上了全新的起点。

(摄影记者:吴军、戴茜来源:第一财经)

草原•阳光

扎兰屯市是呼伦贝尔辖下的副中心城市。背靠着大兴安岭和嫩江平原,拥有一望无际的草甸、蔚然深秀的山峦、蜿蜒流淌的雅鲁河,它是有百年历史的东清铁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一个以农林牧业及相关产业为重要支柱的城市。

包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市市域总面积1.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就有23万。同时,扎兰屯市的义务教育面临不少困难——体量大、基础差,底子薄,尤其是乡村教育。

目前,该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3所,其中农村寄宿制学校20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人数26084名,其中农村学生占整个学生的比重为56.4%。无论是人口总数、学生总数,还是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寄宿制生总人数,扎兰屯市均为呼伦贝尔市之最。

中宁小学就是当地一个典型的“先天不足”的农村学校。

学校的一层平房,包括了幼儿班和学前班在内的8个年级的教室以及老师们的办公室,紧挨着一字铺开。虽然外立面前些年经过粉刷,但是走进去就会发现,屋顶和墙面连接处已有多处裂缝。

为冬季取暖而造设的传统“地火龙”(也叫“燃池”),因热气和水汽常年累月地熏蒸着地板,导致砖石发脆,已在教室底下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采空区”。该校校长鲁春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每个教室地下居中位置有12平方米、深1.8米的燃池,这一隐患导致教室内的地坪不同程度倾斜,也有塌陷之忧。

教室前,大片裸露的土地做过简单的平整,太阳升起来后踢一脚就腾起一阵沙尘,这是操场;操场的一角有两个斑驳破旧的篮球架,勉强看出是这里唯一的户外运动设施;距教室约三十米开外,有一座火柴盒般的白色小平房,那是悬空一两米的老式旱厕,四面透风,冬冷夏热。

“河流•孩子”项目组在多番考察之后发现,在学校仅有的1030平方米教学用房中,680平方米属于地级危房。李文表示,他们得知学校的教室地下已经全部空陷,教育教学受到严重影响,深感解决师生安全问题的急迫。

而且,学校没有食堂、没有教职工宿舍,学生和老师们要么自带午饭,要么购买校外餐食;更别提为路途遥远或家中无人接送的学生提供寝室了。

再看软件。除了师生日常的教学生活面临诸多不便,学校教师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接触,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学校教学水平也停滞不前。对此鲁春林也很为难。他说,整个学校只有一台电脑,现有的一些图书还是25年前的。在互联网时代,这很难让老师和孩子们的认知持续刷新,跟上外面世界的新知识、新发展。

“英语课最难!”就在期末考试前,中宁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尽管农村地区谈不上什么语言环境,但缺少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师资,也是让孩子们对英语心生畏惧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此次奔赴中宁小学的汇添富基金志愿者们也发现,孩子们十分喜爱音乐等艺术课程,听课特别认真,不过学校很难找到合适的启蒙老师。

周健工对此也十分感概。他表示,他惊讶于呼伦贝尔美丽富饶的自然环境,也深感这是一片富有传奇色彩的土地。“比起以前,甚至比起十年前,学校现在在物质条件上已经改善了很多,但它仍然不能符合我们对教育的要求、家长的要求,以及政府的要求。”要让草原的未来更加美丽而富裕,离不开更好的农村教育。

科技正深刻改变着时代,在大城市里的孩子讲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时,农村教育和农村孩子甚至都没有进入“运动场”。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希望让农村孩子能够在现代化的校舍里,通过互联网来连接全世界”,周健工说。

(摄影记者:吴军、戴茜来源:第一财经)

孩子们就像大地上刚冒出头的小草,需要阳光雨露,才能长成自己梦想的形状,构建出草原的未来拼图。

校园•未来

今年上半年,在阮铮市长助理的沟通帮助和奔波协调下,“河流•孩子”项目组考察了扎兰屯市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近十所乡村小学,经过反复评估论证,最终将中宁小学定为第十所“河流•孩子”项目学校。

奠基这一天碧空如洗,低垂的云朵偶尔带来一丝荫凉,开阔的操场上国旗迎风招展,孩子们满怀欣喜地迎接学校的“大日子”。当庆祝的鞭炮声响彻云霄,孩子们捂着耳朵,却也仍不住欣喜地打量。

七里八村的村民和学生们的家长也围了过来,“那敢情好啊!明年这时候就有新楼房了!”一位送孙子上学的老奶奶跟记者聊了起来,言语中透出期盼。

启动仪式上,包括汇添富基金、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和口才宝语商学院在内的捐赠方,为学生代表和老师代表颁发助学金、奖教金,还向学校捐赠了多媒体教室、小叮当放映室等教学设备设施。

很快,这里将诞生一座现代化的、寄宿制的蘑菇气镇添富小学——拥有教学楼、图书室、多媒体教室、足球场、篮球场,还将建起食堂、寝室和教职工宿舍。

“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影响改变很多孩子,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助学计划的核心,“河流•孩子”2017第十季乡村教授培训已于7月24日启动。中宁小学和周边的另一所学校库堤河小学的青年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从扎兰屯来到上海,与本期来自其他九所添富小学的乡村教师、管理者们一起,参加两个批次的专业培训。

作为乡村教师,他们少有机会走出大山进行学习。记者了解到,这次培训邀请了复旦大学、静安区教育学院、众谷公益、口才宝、西部阳光和昱昊咨询等知名教育、培训机构的专家授课,侧重于补乡村教育的“短板”。

鲁春林告诉记者,“河流·孩子”的培训很有针对性,以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课程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主,因此年轻的乡村教师们十分踊跃。“教师提高自己是为了改变孩子,让他们成材。”他说,“新学校有了,专业的教师培训有了,我有信心,未来新的添富学校将成为内蒙古乡村教育的亮点。”

(摄影记者:吴军、戴茜来源:第一财经)

童心•守护

需要温暖照耀的,还有农村孩子的心灵角落。

在跟随“河流•孩子”项目组走访当地家庭时,记者了解到,小如有一个弟弟,家中还有一位年长体弱的奶奶,父母都在家务农。

今年天旱,小如家里种的50亩玉米长势不算好。玉米亩产800多斤,刨去农药、化肥、拖拉机的油钱和人工,一年到头剩不了多少。为了多挣点钱,这天一大早,小如的妈妈就跑到村子周围的山坡上撸野杏,因为比家杏好,南边有人来收去做杏干。

她家应该是这个村里最普通的泥瓦小院了。土坯垒成的正屋只有三间:进门正对着灶房,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除了土灶和饭桌,右手边还有一只大瓦缸储着从机井里挑来的水。东西厢房住人,房子的主人用旧报纸层层叠叠地把土坯墙贴了起来,屋里只有一些简单的家具和家电。

西面厢房的炕上,那层本来还算平整的塑胶纸天花板已掉下来一角,里面黑黢黢的瘆人。在那些塌落处的缝隙上面,是家中屋顶已经折了的梁架,还有失去“阵型”、摇摇欲坠的屋瓦。这座一家人住了四十年的瓦房,下雨的时候,屋子里就滴滴答答渗水个没完。

据包颖介绍,由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家庭收入来源少,外出务工人员多,大部分学生都成为了留守儿童。

松嫩平原土地肥沃,但冬季漫长。一般农村人家都种植耐存储的玉米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算上自留地和包租的土地,这边一户人家的土地多的上百亩,少的也有三四十亩。然而指望“看天吃饭”的农田,收入难有保障。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孩子们的父亲一般都会外出务工,农忙时回来搭把手。去的多是较近的城市比如乌兰浩特或通辽等地,等到周末才回来,与家人孩子一聚。

陈小宇(化名)家里就是这样。妈妈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和爸爸离了婚,很快又再婚了。爸爸在外面打工,有时候两三天回来一趟,住一宿就走了,所以小宇从小的生活起居就由爷爷奶奶照料。虽然现在妈妈就住在蘑菇气镇上,可是都没回来看儿子。

“一次也没有回过。” 60岁的小宇奶奶说。奶奶说这话的时候,小宇有些腼腆地站在门口,稚气的脸蛋上并没有流露出失落或忧伤。可能从记事起,小宇的脑海里就没有妈妈的印象。“都不记得(妈妈)啥样了,最后一次见时他才两三岁,5年没回来。”小宇奶奶略微压低了声音说道。但这样长大的小宇,学习好有礼貌又勤快,“成绩是班级前三名”。

李文代表“河流•孩子”项目组为小宇送上崭新的书包时,小宇轻声说着“谢谢”,默默地接过来抱在胸前。李文轮番从书包里变出了《新华字典》、《十万个为什么》、笔记本,甚至是大白兔奶糖……小宇低着头专注地看着听着,间或点头简短作答。

一直很照顾小宇的班主任跟大家说起他在学校的优秀表现,大家开心地笑起来,小屋里气氛变得亲切又温暖。

耐心的沟通终于有了效果。“长大想干什么呢?”小宇顿了顿,仰起头说“还没想好。”“暑假要和好朋友一起比比,看谁看书记得牢、懂得多,好不好?”李文叮咛着,又拉起小宇到屋外走了一圈,“看你家面前这座山,气派!”临走前,李文再次抱着小宇合影留念。这次小宇在众人前终于大方地绽放了笑容。

有爱守护的童年,和大兴安岭上的山泉一样透明甘甜。

(摄影记者:吴军、戴茜来源:第一财经)

河流•孩子

“河流•孩子”项目的启动,最初源于一份热情、一份激情和一份爱心。

2008年,《第一财经日报》一篇关于云南怒江边的孩子飞索求学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也触动了有志于公益理想的汇添富基金。随后,汇添富基金携手第一财经发起了“河流•孩子”公益助学计划。

迤逦十年,一路行来,“河流•孩子”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也遇到了一些压力,甚至也曾想过放弃。李文说,“非常幸运、非常欣慰的是,十年后我们还在这里,未忘初心并继续坚持。我们从一个学校到了第十个学校,从云南一路沿着祖国的河流,走过了中西部十个省份、十条河流、十个少数民族地区,捐建了十所学校。”

“爱可成就。”这十年,汇添富基金的志愿者每年都会到西部一次到两次,李文也接触了很多的孩子,虽然孩子们家庭非常贫困、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他们都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当看到更多的孩子更加自信和阳光,看到孩子们越来越坚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他也由衷地为他们骄傲。

这样的回报无形、无价,也是推动“河流•孩子”项目继续前进的动力。帮助别人也是成就自己,项目的参与者、志愿者们收获了很多的感谢和感动,同时自己也净化了心灵,开拓了胸怀,丰富了人生。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汇添富基金也和“河流•孩子”同步成长,从一个新公司发展为上海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规模超过了5000亿元,也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

“爱是吸引”。在不断发展的十年中,“河流•孩子”像一个燃烧的发光体,受到越来越多团体和个人的关注。项目也始终在努力搭建公益平台,引入诸多爱心企业和个人,参与爱的接力。参加启动仪式的森马服饰曾多次向河流孩子项目学校捐赠过冬衣物,口才宝语商学院的院长李易真更是连续七年作为项目志愿者,义务担任乡村教师培训的讲师。

“爱能改变”。“河流•孩子”的十年,用踏实的脚步和诚恳的爱心,换回实实在在的成效。西至云南怒江边,北及宁夏黄河畔,南达广西右江之滨,东到内蒙古嫩江右岸——在数以千计的项目志愿者共同的努力下,“河流•孩子”项目培训了700多名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帮助了3000多名孩子,也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益品牌。

在汇添富基金捐建的第一所学校——云南怒江的平安寨添富小学,已经培养了6名走出大山的大学生,还成为教师队伍的“黄埔军校”,培养出了四名校长。

站在十年的新起点上,“河流·孩子”有了新的规划,将继续完善已有的理念和模式,去实现项目的初心和孩子们的梦想。

首先,是持续的投入进行“深耕细作”。坚持“以软性投入为主、硬性投入为辅,软硬兼顾”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现有十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加大软件方面的投入,把它们打造成西部乡村教育的标杆学校。

其次是“以点带面”,希望和当地教育部门、和添富小学一起,帮助周边学校发展。例如此次在援建中宁小学的同时,还将邻近的库堤河小学结为“一对一”帮扶对象,促成中宁小学与库堤河小学共建,共享“河流·孩子”项目的资源和成果。“1+1”模式的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公益的效率、扩大公益的效果。

与此同时,“河流·孩子”在设立十周年之际成立了公益联盟,把更多的爱的力量汇聚在一起,让更多的爱心伙伴、爱心企业能加入到项目中来,让项目茁壮成长。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唯有爱,能改变。

7月的扎兰屯阳光炽热,玉米在悄悄拔节,等一场淋漓大雨,以灌浆结籽;远方雅鲁河流过,孩子们渴望抓住天边的彩虹,打开梦想的新世界。

时间是一条无声的河流,爱的脚步不舍昼夜。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缪琦
首页上一页...456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