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纸质书又回来了,长三角地区暑期遭遇“印厂荒”

2017-07-25 23:01:1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为了能够在2017上海书展开幕前印刷《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新时代》,并将其拿到书展首发,出版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下称“交大社”)询问了多家长三角地区的印刷厂,印厂大都回复称已经满负荷运作。

时间紧急,加之书又是精装本,印刷周期本就更长,找不到印厂,这让出版社有些着急。最终,交大社出版科辗转在山东找到一家印厂,此事才算解决。

其实,交大社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在上海的出版社当中,类似的问题甚至是常态。

每年6月至8月是各类教材、教辅的集中印制期,印刷厂流水线上的夏天本就是全年最火热的旺季。加之每年8月,一大批新书将在上海书展首发,暑期也是这批新书集中印制的时间段。两股高潮相撞,长三角地区印刷厂的承印能力便捉襟见肘起来。

但在《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新时代》一书的责任编辑、交大社市场图书事业部副主任赵斌玮看来,今年的情况又有些特殊。印刷服务供给的减少,也是造成今夏图书印刷格外吃紧的原因。“根据最新环保政策,印厂必须持有绿色印刷证,很多小的印厂都关了。”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另一方面,在他看来,最近几年,纸质图书的出版销售走强也是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纸质书销量的攀升

逾30%的年均销售码洋涨幅,这对赵斌玮来说已是习以为常。2016年,交大社全年销售码洋再次上涨30%。其中,教辅类图书贡献巨大。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又增长近50%。

与交大社有类似发展速度的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自2011年起,这家以出版社会科学类专业书为主的出版社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纸质书销售码洋每年基本保持25%~30%增长率。今年上半年,图书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20%。“预计全年增长不低于2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张鹏告诉第一财经。

人们已经看到,一度被唱衰的出版业在多年前“纸质书是否将被电子阅读取代”的争论中健康地活下来,并用连年攀升的数据切实地回应了这个问题。有业内人士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预测中国未来的纸质书出版:电子阅读短暂的热潮后,就会迎来纸质书更长远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