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债市周期转换 开放有待”续航“升级(2)

2017-07-20 22:00:57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田原还透露,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研究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两个新的品种,预计在近期正式推出。

陈刚明则认为,债市要站稳脚跟,关键是要夯实债市稳定的市场化制度基础,推好用好风控工具,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他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债券担保品作为市场“流动性中枢”和“风险管理中枢”的功能发挥得还不够,应继续深挖其应用领域、扩大应用规模,并实现逐日盯市,提升整个市场的风险管理水平。

具体而言,他介绍称,一是加快引入安全和效率更高的流动性工具,推出三方回购和中央债券借贷机制,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这也是国际标准所推荐的;二是持续完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制度,深化以信息披露为本的债券发行机制;三是健全规范化、法制化的信用风险处置制度,优化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强监管协调,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四是不断健全债券收益率曲线,特别是作为市场基准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五是持续完善担保品管理机制;六是稳步拓展利率、汇率、信用风险对冲工具的应用,增强市场参与主体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市场发展的稳定性。

债市开放继续升级

7月3日,债券通正式开通,成为债券市场开放的一块新的里程碑。在此基础上,未来中国债市应当如何实现进一步开放升级?多位专家对此给出了他们的解答。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邹迎光分析,债券通的意义大于以前所有的开放,对于市场的促进非常重要。但是,截至6月底,我国的债券余额是67万亿,而海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的余额为8000多亿,只有不到2%的水平。“海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境内债券的比例,为什么远远低于印尼、韩国、日本等其他国家呢?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评级体系和海外的评级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关联性比较弱,海外投资者很难通过我们的评级对中国债券市场的产品进行一些投资的判断。”他称。

汇丰银行(中国)副行长宋跃升表示,一个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市场开放一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单个产品、单个要素,而是全要素各方面的工程。现在从开放程度来说,北向通、QFII、RQFII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境外机构投资进入中国的门槛。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需要推荐一系列相关的工作,包括外汇产品、利率产品、法律风险规避和安排等等都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