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M2低位运行或成新常态 实体经济要看社融

2017-07-12 23:01:4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继5月末M2(广义信贷)同比增速跌至个位数后,7月12日下午,央行发布的最新信贷数据显示,6月末M2增速持续回落至9.4%。

央行解释称,这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客观结果,今后M2增速低于此前将成为常态,无需过分解读。与此同时,从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来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此外,央行再次表态称,仍将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维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实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机构人士表示,金融去杠杆将贯穿整年,下半年货币政策虽存边际放松可能,但难以大幅放松,资金面将维持紧平衡状态。

M2低位运行将成新常态

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2.4个百分点。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加强金融监管效应的显现,近期商业银行一些与表外产品相关的资金运用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这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客观结果。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M2增速持续下降的原因跟同业市场的去杠杆、政策调控有很大关系,尽管信贷仍然保持了不低的增速,但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快速收缩明显大于了信贷扩张所带来的影响。

Wind数据显示,6月同业存单净融资额3790.80亿元,较5月的-3304亿元有所回升,但和2月接近1万亿元的高位相比,仍然不可同日而语。

央行称,6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同比增长2.5%,比M2整体增速差6.9个百分点,这一差距比5月末有所收窄,5月末差距为8.9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阮健弘称,基数效应也是M2增速放缓的一个原因。今年6月M2新增2.99万亿元,环比增长1.87%,这个增幅已经不低。不过,去年6月末M2的基数较高,环比增长1.97%,基数效应拉低了今年6月M2增速约0.15个百分点。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对M2增速的目标定为12%,较去年有所下调。但今年以来每月M2增速均在12%以下,并且逐月下调,5月开始跌破10%,6月更是到了历史低位。

评级机构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预计,M2低位运行将成新常态。下半年M2整体将低位运行于10%左右,完成全年12%增速目标的难度较大。

连平则告诉记者,M2调控的目标只是一个带有指导性、预期性的目标,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同时,M2近年来的内涵和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影子银行的发展、表外融资规模越来越大,加上一些通道业务的发展等,M2实际上已经不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整个金融运行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对M2增速的变化不必过于在意。

不过,他也表示,M2太低对实体经济以及金融需求是不匹配的,因此M2持续低位的情况下半年或许还会继续出现,但不会持续太久,年底回到10%以上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亦表示,不能够因为M2下行而悲观,也无需过分在意M2是否能够达到12%的指标,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社融已经逐渐替代M2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指标。

阮健弘称,要客观看待M2增速放缓。随着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只要实体经济合理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M2增速放缓实际上反映了存量货币周转效率的提高,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对其变化不必过度解读。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尽管M2增速进一步下调,但是6月信贷和社融规模并没有收缩的迹象。

央行数据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54万亿元,同比多增1533亿元,远超预期的1.3万亿元。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

同时,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66.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与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阮健弘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2%,比整体M2增速高0.8个百分点,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

李慧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信贷还是保持了较快增长,债券融资功能也在恢复,股票融资功能仍在继续,这些变化体现在社融方面,使得社融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为8.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5万亿元。其次,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大幅多增。此外,上半年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3708亿元,但是近期债券市场融资有所恢复,6月份企业债券净融资环比多增2344亿元。股票融资则少于上年同期。

连平对记者表示,6月人民币贷款增量远超市场预期,和去年同期相比也属于不低的水平,主因是企业的中长期贷款还是保持了较快增速。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需求比较旺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出口增速都进一步回暖。同时,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银行表外采取了诸多监管措施,表外需求也因此转到表内。

他指出,实体经济是否受到金融去杠杆的影响,要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方面要从企业融资成本来看,银行在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提高、息差收窄的情况下,自然会提高贷款利率,这种情况一二季度都已经出现,下半年银行贷款的利率水平整体有所提升恐怕也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的经营情况获得明显改善,收入、利润增长的幅度大于融资成本上升,融资成本的提升就谈不上对实体经济构成压力。

“总体来看,金融去杠杆对实体经济带来压力,目前很难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还要继续观察下半年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连平指出。

王青预计,年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将落至12%的政策目标附近。原因有四方面:首先,政策层面,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引导社会融资增长合理区间;第二,从资金的需求端来看,房地产贷款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将边际减弱;第三,上年末社会融资的高基数效应;第四,下半年地方债发行预计提速,将抑制人民币贷款增长。2017年上半年地方置换债的发行总规模仅为5000亿元,而全年置换额度约3万亿元。因此下半年地方置换规模可能在2.5万亿元左右,从而会降低部分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石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