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全球央行齐显“鹰姿”:海外债市出现抛售,中国在波动中修复(2)

2017-07-10 09:33:0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尽管通胀仍然不达预期,但似乎通胀已不是货币政策的充分决策因素,金融周期、宏观审慎的地位愈发重要。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此前对记者表示,经历了危机后痛苦的去杠杆阶段,近两年美国房价和信贷显著反弹、经济复苏动能加强,如今很可能美国处于金融周期的上升阶段,此时私人部门加杠杆可持续性高,这也是未来经济增长和美联储加息的重要推动力。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近期的讲话中透出该该央行对于欧元区经济前景非常乐观,虽然目前仍需要一定程度的货币刺激,但削减QE并启动加息周期仅是时间问题。其讲话帮助欧元录得一年多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不过,也就在后一天,欧洲央行副行长康斯坦西奥公开表示市场误读了德拉吉的讲话,一度引发欧元下挫百点失守1.1300,但之后德拉吉重申之前的鹰派立场,欧元随之大幅反弹,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出2015年以来最大涨幅。今年迄今欧元涨幅逾6%,本季度涨幅已经接近6%,料将创下2011年一季度以来的最大季度涨幅。

同期,英央行行长卡尼非常直接表示移除部分刺激政策是必要的,将在未来几个月讨论加息问题。这与上周卡尼有关“目前还不是加息时候”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令英央行加息预期飙升。

全球债市再现“退出恐慌”

“近期全球债市的情况(欧美债市平均收益率上行20-25bp)令人想到了2013年5月的‘削减恐慌’(taper tantrum),但比起担心通胀,各国央行似乎更加担心高企的资产价格。”牛津经济研究所高级经济师Adam Slater告诉记者。

所谓“削减恐慌”,即指2013年5月开始,两个月的时间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暴涨了1%。时任联储主席伯南克在5月22日的证词问答中公开讨论了“退出QE”,并指出如果经济如预期那样继续好转,美联储预计在2013年下半年将降低资产购买,并在2014年中停止QE。

“此次全球债市‘抛售狂潮’与2013年的‘削减恐慌’相似颇多,都是央行态度‘意外转向’引起投资者恐慌给市场造成的冲击,但似乎仍经不住推敲。” 招商证券固收分析师谭卓表示,欧洲经济“尚未达标”,欧央行“退出宽松”还需时日。欧央行唯一的政策目标就是物价稳定,即2%的通胀水平。新鲜出炉的2017年6月欧元区HICP初值仅为1.3%,连续第二个月回落。未来油价走势并不乐观,将对欧元区的通胀走势形成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