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唐代世家大族权贵势力的罗曼蒂克消亡史(3)

2017-06-30 09:05:28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总之,唐朝门阀世族出于维护自身政治利益和累世为官的目的,大量居住在离权力核心位置最近的长安、洛阳,以及两京走廊地带,彼此之间通过联姻形成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群体。

门阀大族的适应性

为了打破这种具有垄断性的群体网络,武则天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但谭凯在整理墓志铭数据库时发现,当时科举制度对于增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而言,实际作用并不明显。所有能确认为世族出身的知贡举,都居住于京城地区,其中居住于洛阳的人比居住于长安的人多三倍,86%的精英属于京城婚姻网络。李鸿宾也指出:“科举考试固然对平民开放,但平民不具备大族那么优厚的条件,所以大族反过来振臂一呼,优秀的人才在竞争中胜出,更加维护大族的地位。”

另外,史学界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导致门阀制度的消亡。但谭凯通过对这一时期墓志数据的分析发现,藩镇军事力量事实上几乎全部被居住于地方的精英所领导。而且9世纪大部分时候,藩镇兵变的频率相对较低。“9世纪中期,在唐廷、居住于京城的贵族以及地方精英之间,明显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一共识如何达成,并不完全知晓。但朝廷显然能够任命居住于京城的精英到藩镇幕府的各种高级文职上去,除了一个主要的例外,即河北自立藩镇。”

“以往受到的历史教育是,唐朝后期有三大社会矛盾,藩镇割据、党派纷争、宦官专权。但谭凯并不完全认可这种解释。他认为,藩镇力量与其说是对中央的威胁,还不如说是维持唐朝统治的另外一种形式。而且文职官员也给无法在京城当官的大族精英,提供发挥才干的新的机会和社会空间。”李鸿宾说,从谭凯关于大族与科技制度,还有藩镇之间关系的分析,完全证明了他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唐朝精英并非以往谈的,在‘安史之乱’后走下坡路,而是在有秩序、有能力地应对社会变化和政治发展。大族并非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状态,他们的适应力很强。”

在谭凯看来,唐朝并非因宫廷政变而亡,而是亡于一系列异常残暴的叛乱,导致整个京城精英网络本身被肉体消灭,大族的这套适应性也在残酷的杀戮中完全无法得以施展。

公元880年,黄巢叛军占领两京,许多大族子孙被杀。“那些有幸在政治中心成功躲过大屠杀的人,在随后数年遍布大部分地区的战争和暴力中,也很难毫发无损。”谭凯指出,大族精英在地方上的聚居地,比如江陵和襄州就化为废墟,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门阀世族建立的关系网络基本都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