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亟待提高

2017-06-21 21:01:4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一直以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下称《报告》)也佐证了这一点:2016年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仅为35.1%,其中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为38.2%和31.4%,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日趋严重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下降并非偶发现象。2008年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首要目的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群体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而且该法在实施初期也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遗憾的是,总体上看,《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是呈下降趋势的。

国家统计局从2009年开始发布年度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初期公布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仅限于外出农民工,直到2013年才开始一并公布本地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2009年到2016年,外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为42.8%、42%、43.8%、43.9%、41.4%、41.4%、39.7%、38.2%。而从2013到2016年,本地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为33.2%、33.3%、31.7%、31.4%,农民工整体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为38.1%、38%、36.2%、35.1%。

这组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以来,无论从哪个层面讲,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基本都呈下降趋势,在此之前,2009年的42.8%和2012年的43.9%值得特别关注,因为它们是外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中鲜见的“逆势上扬”。2009年是《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第二年,前一年既有法律实施带来的普法热潮,又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双重因素使得劳动合同签订率实现大幅攀升,即便是历来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的外出农民工,其劳动合同签订率也较法律实施前的不足20%翻了一番还要多。

至于2012年外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峰值”,得益于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开展的《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再加上《劳动合同法》普法热潮的“余热”,共同促成了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迄今为止的最好成绩单。但是,2012年的“峰值”不过是“昙花一现”,之后外出农民工劳动签订率开始持续走低,2016年甚至比2009年还要低4.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