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减持新规重击A股并购 跨境重组并购基金退出遇尴尬(3)

2017-06-08 08:51:3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减持新规无疑使得跨境并购“雪上加霜”。

前述从事海外并购业务的私募人士表示:“中国的并购基金参与跨国并购谋求无非是退出之后赚到钱。这一目标的达成要么依赖于企业业绩的增长,要么依赖于退出的资本市场估值高。但当前因减持新股而锁定期增长,持股期每增长一年私募基金的成本就大为增加,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上市公司把业绩提升。”

过去中国并购基金多以“PE+上市公司”的形式设立,在此种并购基金模式中PE作为管理人,上市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是主要的出资方。而今年5月份以来设立的并购基金中,上市公司多以劣后级或中间级参加,券商、信托、银行等则以优先级或中间级参与,PE作为管理人。在海外并购中,呈现出新的融资结构。

减持新规使得并购基金的退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过去并购基金可将收购的海外资产直接转手卖给A股上市公司实现退出获利,但在减持新规实施后,并购基金在A股的退出时间成本拉长,他们或选择将收购的海外资产在香港上市实现退出,待到政策时间窗口松动后再由相关上市公司到香港收购股权。

“但香港市场流动性较差且是机构市,机构方对于接盘小型的公司并不敢兴趣,跨境并购面临退出压力。”前述从事海外并购业务的私募人士说。

那么私募基金可否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前述私募人士表示,当前政策多是针对二级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私募等财务投资者要根据二级市场的政策变化随时调整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向,如果如此,他们踏空政策的几率很大。同时境内私募机构拓展海外业务也并不现实,譬如要重新积累募集美元资金的能力,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事实上,业内对于证监会政策的走向多在观望。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当前一行三会均在倡导去杠杆、去通道,现在政策到了最严的时期,但这一最严时期持续多久谁也不好说。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