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信达证券董事长张志刚:本轮债转股多为明股实债(2)

2017-06-05 09:36:25    网易财经  参与评论()人

当然债转股本身应该说作为一个金融工具的使用,在全球的实践当中并不是有很多的案例,最早实际上是在70、80年代,拉美的外债危机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转股的实践。此后中国和当时的东欧在私有化的过程中采取了债转股的一些措施。

这次我们债转股聚焦什么?是聚焦去杠杆、聚焦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下降,还是聚焦供给侧改革?我想提一个观点,如果说上一轮的债转股主要是报表重组,我希望这次的债转股应该是一个价值重构的过程。所谓价值重构的过程,就是通过市场化和法制化这两个原则。市场化要由金融机构选择那些有市场发展前景这样的企业进行转股,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就是转股的过程中要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剥离和市场化的估值,上一轮基本上是报表性的,一块钱兑一块钱,这次实际上要进行较大的重组。

信达证券作为这一轮第一家债转股企业,叫逾期股份,我们也是作为建行转股的财务顾问,参与了整个过程,陆陆续续还要参加其他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的债转股的业务。转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发现了还是有些问题的:

第一,企业的选择。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转股,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影响。

1、前面说的,他是不是有市场?整个经营状况相对良好?只是由于负债率过高,把它拖住了。

2、我们还要考虑转股的债券到底是正常贷款还是不良贷款。

这两个影响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这样一个政策的推进深入程度。

从目前已经做的20多家企业,7000亿的债转股情况来看,应该说是一个债转股的变形,多数转股是“名股实债”,签协议转的是股,但是通常约定的那些回购条款。也就意味着5年、7年企业或者是企业的股东、地方国资还要把这块股权买回去。

对于银行来说,做出这样的安排可能也有流动性的考虑,因为它不可能长期持有。另外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银行能够介入的程度也不高。所以通常是“名股实债”的。

另一方面来看,从企业端确实是解决了当前负债率过高的问题,7000亿的转股所对应的20多家大型企业平均负债率大概是76%。这是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统计,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些隐性的负债我们没有考虑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