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职称制度改革提速迹象明显 小学教师也可当“教授”

2017-05-27 08:54:26    华夏时报(北京)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职称制度改革提速迹象明显,小学教师也可当“教授”)

今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预示着未来,实行了三十年的职称制度将迎来大改革。

随后,5月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尹蔚民在《求是》发表署名文章时表示,此次职称制度改革系统地将职称评价标准归结为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同时,职称制度改革将针对“唯论文”和外语、计算机与职称挂钩等突出问题,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实现“干什么、评什么”。

“职称评审导向十分重要,它前端关联着人才培养,后端则关联着人才使用,决定了职称评审标准与方法。”5月24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后,职称评审不仅面向公职人员(如机关、事业单位职员),而且还面向非公职人员,如企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雇员。

记者梳理发现,5月份以来,河北、云南、甘肃等地纷纷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地职称制度改革提速迹象明显。

职称制度评定看向综合考核

我国职称制度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技术职务任命、1977年至1983年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1986年以来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不同阶段。现行职称制度是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涉及29个职称系列的73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30多年来,这一制度对于激励、选拔、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职称不仅与待遇挂钩,与科研资源亦密切相关,比如申报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对申报人都有明确的职称要求。因此,对于事业单位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来说,高级职称是重要的奋斗目标。

也正是基于附加在职称上面的这些待遇,致使专业技术人员为评上职称不惜耗费大量物力、财力、精力。

据董登新回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职称评审制度过度单一强调论文数量,而忽视了德、能、勤、绩的综合考核。因此,为应付职称评审,写论文成为大学老师的主业,上课反倒成为副业。

除此之外,全国职称外语考试也是我国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一道“硬杠杠”,除少数符合免考条件的群体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都需要通过相应等级的职称外语考试,才具备申报相应职称的前提条件。据记者了解,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都还不错,但由于职称英语考试一直过不去,工作十余年依然属于初级职称,比同期参加工作的同事工资少很多。

就此,此次职称制度改革在评价方式上,也将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不同类别人才采取不同的评价权重,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评价。同时,在评价范围上,拓展职称评价人员的范围,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

“显然,原有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职称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职称改革势在必行。”董登新表示,此次职称制度改革,是对过去职评中“重论文、轻实绩”的一种纠偏。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先行

职称的初衷本不是限制人才的“绊马索”,而是推动人才发挥才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同实现的“助力器”,那么,如何更好地引导教师进课堂、医生去临床、演员上舞台、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空间?

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在制度体系方面,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已经先行一步,并已于2015年8月发布《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其中,明确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在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

改革后,中小学教师将与大学教师一样,可以进行正高级职称的评定,相当于大学教授职称,这将最大限度地打通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有利于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此前,中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

“北京的相关改革是去年开始实施的,去年,我们学校的校长就被评为了高级职称,今后,还可以评正高职称,等同于副教授和教授。”5月24日,丰台区某小学老师梁晓燕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自上而下,每年分配到校的高职名额有限,一所学校大概有一两个名额,占在职在聘一级教师总数的3%左右,而一级和高级之间的基本工资待遇相差数百至上千元。

职称名额虽然有限,但梁晓燕依然表示,中小学老师的上升通道终于算是打通了,这样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不过,大家认为有可能取消的论文,目前来看不可能“一刀切”,依然与职称的评审挂钩,但是,在乡村任教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职称评定时,论文等相关条件已经放宽。

在乡村,基层教师普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突出问题,为此,此次《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表示,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的职称系列和岗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同时,专家建议,完善职称制度体系,打破专业技术人才的“天花板”,横向上,要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取消个别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称系列,整合职业属性相近的职称系列,增设新兴职业领域的职称系列。纵向上,健全层级设置,现有11个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打通职业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