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这家德国巨头瞄准生物制药合同生产,想在中国推广

2017-05-17 15:20:1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张江的中国生物制药基地正式启用,希望伴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其在全球的业务新布局。同时推动合同生产(CMO)这种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更广范围内实施。

5月16日启动的中国生物制药基地,率先启用的是一条2000立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生产线,这也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首个试点产品是百济神州(BGNE)自主研发的免疫抗肿瘤新药PD-1抑制剂单克隆抗体BGB-A317。

截至目前,勃林格殷格翰已经公布了3家合同生产客户,“还在继续签约,我们客户还在增加。”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药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家立说, 该基地的设计产能为四条2000立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生产线,未来会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启动建设。

研发企业不再卖青苗

通常,一种药物从实验室到患者手中,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环节——研发、药物生产、流通上市。

业界的一个共识是,一款新药要走完整个研发到上市的流程,需要423名研究员、6587次科学实验、700万小时工作时间、1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

目前的法律法规规定,药物研发和生产必须连在一起,通俗地说就是,谁拥有药,谁生产药。“但从目前的药物研发的费用和成功率来看,大而全的企业并不能为药物开发提供更多的好处。一方面,是由于专注度不够,另一方面,资本分散、资本短缺,容易造成投资失败。”罗家立说。

以上海张江为例,这里有大量的研发企业。但是因为张江的主要创新主体是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自身产业化能力不强,再加上张江的土地空间资源紧缺,所以之前很多研发企业,要么卖掉研发成果,要么到外地投资建厂,本地产业化的很少。

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提供的数据显示,张江生物医药企业近年来累计转让成果总量近百,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成果都转让到了外地,主要是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等地的药厂。

但在2015年,事情开始变化。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为突破口,我国药品注册制度由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的“捆绑制”,向分离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