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调控政策当头 地产领军人如何调整发展方向?(2)

2017-05-16 16:39:3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旭辉集团财务中心总经理杨欣虽然认为“现在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时点”,且具体布局和各个企业本身的策略有关,但他提及,“一个低融资成本的企业,如果拿到长期融资,那么就可以在一二线城市大展拳脚。”

就价格来看,杨欣表示,内地一二线城市对比香港来说还有很大的空间。

就拿地风险而言,中南置地总裁陈小平提出:“对于地产商而言,真正的风险是拿到的地和该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对不上号,这种风险对地产商来讲意味着巨大的损失,而这种损失不是靠等时间就可以(弥补)的。”他认为,这种情况往往会发生在小城市。“像上海、南京这样的城市,被套牢的很少。”

投资方式:并购还是拿地?

楼市虽进入调控,但土地交易市场并未出现冷却迹象。今年50个重点城市“卖地”收入合计为7645.3亿元,同比上涨53.3%。房企的拿地热情仍在持续。

对于拿地,周凤学对整体大环境的判断是“市场是长久性的”,因此“能不能有更多的土地储备也很关键”。

不过,协信集团常务副总裁兼启迪协信执行董事曹志东则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花钱买地不如花钱买上市公司。“花50亿买地,并不能买到多大的地,但是90亿买一个中等的上市公司,其中还包含了对土地资源的控制,所以这对地产公司来说是一个机会。”

他进一步表示:“尤其是上市公司还有监管机构,相当于帮你把风控的事情做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来出现大规模的买壳、并购现象。曹志东认为,这一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发展重心:规模还是利润?

地产行业通常以规模论资排辈,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各类房企在业绩突破新高的同时,利润率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平衡规模和利润是地产商的考量所在。

杨欣认为,规模和效益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公司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倾向和选择,这也需要公司战略做支撑。他称:“正确的战略加高效的执行力,有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但维持一定量规模还是必须的。”

针对这个观点,周凤学则表示,规模和利润是不矛盾、不对立的。他表示,第一,房地产企业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有合作,才不会被市场抛弃掉;第二,要有效益和质量、并且坚持标准,否则规模上去也没有意义;第三,是要跟着大势周期走。